郑如健带着黄兴,一人拿着一根钓鱼竿,来到了昨天过河道的附近,凿开了两个冰口,开始钓起了鱼来……
黄兴笑道:驸马爷,想不到我们也像姜太公那样钓鱼,就是不知道能不能钓到鱼呢!
随缘吧!该是我们的鱼,自然会自愿上钩。郑如健说时,已经将半条蚯蚓穿上了钩子,从冰口里放下鱼钩开始钓鱼了。
兄台,你又来钓鱼啊!昨天那位穿白色衣服的钓鱼男子满脸笑容的走过来问郑如健。
郑如健回了一个笑脸:是啊!我也想试试在这里能不能钓到大鱼。你呢?怎么今天空手而来。
只听白衣男子说道:今天不钓了!昨天去到按照你说的地方钓鱼,钓到了好几条大鱼呢!吃到除夕,恐怕都吃不完了。
听兄台的口音,好像不是关中的口音呀!你不是这里附近的人?郑如健问白衣男子。
唉!白衣男子叹了一口气:我的确不是这里的人。我来自岭南,去年来京城赴考,可惜未能高中。
山长水远回去岭南,还不如留在这边苦读三年再参加科举。相信你也清楚,京城居大不易,所以只好到这边租了一间陋室居住了。
我听你的口音也不像是这里的人士呀?难道你和我一样同病相怜落榜,到这边是居住,准备再次参加科举?
郑如健摇了摇头,笑道:我原籍不是这里,不过我不是来参加科举,而是早就来到这边定居了。
看在昨天你帮了我一个大忙,这样吧!如果你愿意,我可以引荐你到户县书院入读。
只见这白衣男子一脸喜色:真的!那多谢兄台了!还不知道兄台怎么称呼,鄙人姓谢,名江海。
谢江海听到可以去入读户县书院,当然开心了。他之前就到户县新城,也看过新建的户县书院,比起京城国子监的环境也差不了多少。而且还听说了,户县书院将迎来一位大儒负责教导学子,能在里面入读,当然是求之不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