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罢官夺职

边城崛起 蜀村农夫 2599 字 12天前

乌剌合不勒深知,如果一味的靠着这种姻亲关系,来治理国家,必定不是长久之计。

虽然,景国以武力立国,自己底下也是一群能征惯战的骄兵悍将,无论是冲锋陷阵也好,还是攻城略地也罢,都不在话下。

然而,他本人并非一个纯粹的武夫,

和他手底下大多数统帅不同,他从不固执己见,喜欢博采众长,听取众人意见。

取长补短,纳为己用。

以前还在北地冰原的时候,他觉得,前来催收赋税的军士,便是大人,人上人。

小主,

羁所州郡守大人,那更是了不起。如天神一般的人物。

而他那会觉得,要是能养他个几百上千头牲畜,还不用交税的话,那自己就是顶大顶大的富翁了。

现如今,再回头看,才知道那时候的自己多可笑。

他还有个优点,

那就是爱读书,读那些懦懦南儿的书。

南儿软弱,固然让他看不起,

但是,从他收集的那些南儿们写书籍上,

他学到了很多东西,受到了诸多启发和感悟。

并且书读的多了,便越发的觉得自己有多么渺小。

原来,中原王朝的成就,竟然如此璀璨夺目,历史传承,竟然这般源远流长。

尤其是那些湮没的朝代,他们虽然灭亡在历史长河中,但是他们创造的制度和文明,以及国家良好运行的章程,给了他带来了极大启发。

制度,可以使军队严整。高度集权。

制度,可以使政令畅通无阻。上下一心。

制度能让一个帝国,如臂使指。

这些都是后来自己起兵造反,读了这许多书以后,才明白的道理。

他清楚的记得,自己曾经在一本书册上看到过这样一句话。

“蚍蜉撼巨树,蜉蝣见青天。”

形象的展示了,如今自己创建的国度,和中原王朝那些璀璨文明的差距。

所以,每每攻下一地,他都会要求收集当地书籍,供他研读。

也会拜访当地名门望族,或是德高望重之辈,以期获得他们支持。

他迫切想要学习更多的东西,讨教治国安邦的学问。

只不过,他搞不懂,为什么几乎每次都是被拒绝。

明明自己是强者,自己战胜了嵩国。

按他们在北地荒原这里的规矩,强者不是人人敬仰和崇拜吗?

为何到了嵩国,会被人如此唾骂,轻视,厌弃?

既然,不能为他所用,那自己便只能杀了他们。

从心底里来说,他是真不想杀了这些人。

他真的很想心平气和的和这些人,隔三差五谈经论道。

可惜,他们不为自己所用,那自己只能被迫杀了他们。

就像自己当初被迫起兵造反一样,谁没事想造反了?

如果不是北地苦寒,加之嵩国定制的“羊马税”太苛责。

谁又愿意冒着杀头的危险起兵造反?

谁不想安安稳稳的生活?

当初,北虏还是嵩国治下子民的时候,

不论年景好坏,

他们畜养的牲畜,都要缴税,没有减免。

三头羊,就得交一头给官府,五匹马便要交两匹给马政。

牛也一样,即便是牛病死了,也要交到官府那边,官府付给他们少的可怜的银钱或者粮食。

所有上交给官府的牲畜,必须得是成年的。

未长大的,官府一般还不收,如果非要收,只能两只抵作一只,

这还不算完,羊身上产出的羊毛,几乎要全部上交。

以至于,他们在起兵造反之前,曾经一度差点连衣服都穿不上,做毡房都只能拾捡散落地上的羊毛。

所以,被逼到这个地步,如何能不反?

有压迫,有不公,便会有反抗。

没有人,生来就是被压迫的。

你起兵造反,是没错,想要推翻强权,打败不公,这些都是可以的。

但是,压迫你的是皇权,各种官吏,

你攻城掠地,却把普通百姓,视作猪狗。

动辄,便屠灭全城干什么?

在他们看来,只要你是嵩国人,

那你就是我的敌人

是敌人就要全部消灭,

确实一开始乌剌合不勒,也是这样对手底下人说的。

如今,他读了书,明白了其中道理。

原来他们之前做的很多都是错的。

现在想要扭转,

只可惜现在,屠城灭国,斩尽杀绝的这种思想,如今已经根深蒂固了。

底下人,就是不习文字,不明事理。

也不想想,当初起兵之时,全凭一口血气之勇。

后来若不是缴获,自家钻研、学习锻造。

如何有如今的甲胄完备,兵强马壮的局面?

又比如,一开始自家哪会排兵布阵,行军打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