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班底

王暄见几人如此激动,也是无语。

这首诗,乃是南宋朱熹所作,朱熹是理学大家,他作的诗,水平毋庸置疑。

让王暄感到可悲的是,大周国虽然重文轻武,可是风气败坏,读书人热衷钻营官场,而不注重学问。

这导致文坛百年以来,犹如一潭死水。

诗词凋零,文章死板。

如今王暄连续作诗三首,可以说是轰动了整个诗坛,乃至文坛。

当束观将王暄的诗,以最快速度,呈到合州学政程敏的案前时,程敏只是略微扫了一眼,整个人就如弹射般的站了起来。

“好一首劝学诗,好一个书中自有颜如玉!大才啊!”

程敏激动的捧着信纸道。

至于王暄所作的咏塔诗,程敏也仔细看了一遍,虽然才气横溢,可是相比劝学诗,劝学诗的意义要更加重大。

当今的大周皇帝,庆德帝,最爱舞文弄墨,琴棋书画。

要是看到这首诗,一定会爱不释手。

这般想着,程敏当即将此诗写入奏折,随即命人进京呈给庆德帝。

与此同时,早就凋零无声的诗坛,在王暄的两首诗面世后,迅速引起了轩然大波。

无数士子将王玄孟称为诗坛小诗仙。

当然,这也引起了不少自负高傲士子的不满。

文人相轻,自古有之。

不过,这一切,暂时都与王暄没有关系。

第二天,王暄早早就醒了。

等他推开门,就吓了一跳,昨天确定下来的几个族人,居然全都到齐了。

其中两人是王暄的族叔,一个叫王永年,另一个叫王忠。

另外三个,是王暄的族兄,分别是王大成、王二狗、王金猪。

最后一个就是王恭的儿子,王星。

不过他还没有到。

这五个人,都是昨天自始至终选择相信支持自己的族人。

他们昨天回家和自家婆娘一合计,一个月三贯钱,便是乡里的大地主,一个月都不见得能挣三贯钱,这可是天上掉馅饼,砸在他们的头上啊!

于是他们早早就赶来王暄屋外,听候调遣。

昨晚,为了让他们能安心跟随自己做事,王暄提前给他们发了一个月的工钱。

这可把他们激动的不行。

从盘古开天辟地以来,就没有不做事,便能提前得到工钱的说法。

小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