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放弃幻想,准备战斗

吴夫人叹道:“有些后悔将那些书都送给你了,怕是取祸之道啊。”

“不会,我只在您这里说这些,”苏过解释道:“我想让老夫人知道,先生未做完的事,我会继续下去。”

消沉了两月后,苏过又重新振作起来,他审视了这两年的自己,发现自己对旧党,也就是保守派存了太多的幻想,他们虽然道德标准较高,但是在打压异己方面也丝毫不会手软,自己一味地和稀泥成效太低了,根本影响不到大局。这几年下来,仇恨积得太深,后面的抱负将不可避免,苏过既然眼下劝不住旧党,几年后又何如拦得住新党?

所以不能再等了,必须行动起来,哪怕付出点代价,也要让朝中诸公从非旧即新的思想中挣脱出来。

吴夫人摇摇头,没有再说什么。

几日后到了宣州,蔡卞早已在城外候着,看到苏过同来,有些感慨,叹道:“不想今日,还能看到王学门人。”

苏过赶紧下车行礼,一行人车马劳顿,也不在城外多做寒暄,先回了蔡卞府上。

蔡卞夫人也是个厉害人物,史上说后来登上相位的蔡卞遇事总要前夜与王夫人商量妥当,第二日再于朝堂上发表意见,“裙带官”的出处便是这里了。

不过这会,不愿像他哥蔡京那样攀附司马光的蔡卞,还得低调地蛰伏一段时间。

在晚间的家宴上,苏过便向吴夫人辞行了,他已决意早点回到开封。

吴夫人也不挽留,毕竟她如今都是寄人篱下,蔡卞在旁赞成道:“总要先通过科考,方是正道,不然始终不得出头。”宋朝设有童子科,十五岁以下可以参加,晏殊便是十四岁时以“神童”之名推荐入试,获赐同进士出身,眼下的苏过已经可以参加年底的考试了。

苏过点头称是,对于后世的小镇做题家而言,科举并非不可逾越的障碍,这一世的苏过底子打得也不差,自己再投投机,相信大有可为。

不过也不能就这么悄无声息地回去,总得让开封城里的那帮大臣们开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