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士为知己者死

宋朝的恩荫制度十分夸张,荫补的名目之多,范围之广,算得上旷古绝今,宗室、外戚、高官都在荫补范围之内,但凡遇到像皇帝诞辰、国家祭祀、官员致仕和官员临终这样的情况,都可以荫补子弟,入仕为官,真宗朝甚至连家属都可以荫补,连亲属的限制都给去了,所以范仲淹的庆历新政有一条就是“抑侥幸”,要求限制荫补官员的数量,当然,他这是动了大家的蛋糕,所以毫无意外的失败了。

试想一下,一个人通过科举,然后一步步走到朝廷的中高级官员位置上,就可以每年推荐至少一个子弟入仕,那么有个二十年,整个家族都可以吃上皇粮了,若家族里面再出一两个争气的,那更是一个绵延不绝,与国同在。

宋朝的进士是历代之冠,荫官更是,而且荫官还要比进士多得多。

小皇帝说的也是一个常规法子,范纯仁便是在十七岁荫补为太常寺太祝,二十三岁又进士及第。

不过苏过并不打算走这条路,答道:“荫官是冗官的源头,我愿走科举,哪怕不中也不做荫官。”

苏轼见他又口出狂言,忙替他道歉,说道:“苏过年轻气盛,不知规矩,在娘娘与官家面前失礼了。”

娘娘笑道:“无妨,你们兄弟年轻时也是如此,不然怎么会蹉跎了这么些年月才回到京中。”

苏轼汗颜。

娘娘又说道:“正好还有一桩事今日要说与卿知晓。”

苏轼躬身请娘娘示下。

娘娘道:“我且问内翰,卿由一团练副使,两年间遽然升至翰林学士知制诰,可知为何?”

苏轼答道:“皆是太皇太后与官家赏识。”

娘娘道:“不是。”

苏轼又道:“那便是其他大臣举荐。”

娘娘道:“也不是。”

苏轼惶恐,说道:“臣虽没有品行,也不敢以其他渠道上进。”

太皇太后叹道:“这都是先帝的意思,先帝每每读到卿的文章,一定赞赏说‘奇才,奇才’,可惜没来得及进用你……”

这话是真的,神宗皇帝在最后几年一直想召回司马光和苏轼等人,他也是最有可能实现新旧两党共存的,只是差了点时间。

苏轼闻言不禁哭出声来,一时语塞,不能再对。

娘娘与小皇帝也是默默擦拭泪水,苏过在一旁感慨万千,也陪着流下两行泪清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