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也觉得自家儿子这态度,怎么跟个佞臣似的,喝道:“礼法乃是国之大事,怎可如此儿戏?”
苏过被二连击,无奈地耸耸肩,问道:“那爹爹认为该怎么做?”
“我支持天地合祭,但不是你这种理由,”苏轼依旧不满地瞪着儿子,解释道:“郊祭仪式繁琐耗时,一年之内两次大礼完全没有必要。”
俩兄弟一对比,苏轼在地方待得久一些,所以更务实一点。
苏过乐呵呵说道:“爹爹的理由很好,不过上奏的话还是需要加上我那条。”
不管找多少条支撑天地合祭的理论依据,官家首次主持郊祭这一条都得放进去。
苏家两兄弟这下反应过来了。
苏辙疑惑道:“你是说官家这么在意这次郊祭,是为了能够亲政?”
“叔父这话不对,”苏过笑道:“官家已经大婚,亲政是顺理成章的事,怎么能说得像是娘娘不乐意放权一样。”
这话有些故意挑起矛盾的嫌疑,不过两人都没指责他。
太皇太后的执政虽然对他们的路子,但赵煦才是天子,这个不能乱。
苏轼叹了口气,“早知道回来是这么回事,我真不该答应的。”
苏过却想他爹站出来,劝道:“此事爹爹不该退缩,娘娘本来也透露出让官家亲政的口风,如今正是好机会,也可以让两位圣人顺利地完成权力交接。”
说着又拉上苏辙,继续道:“叔父就在朝中,肯定看得出娘娘和官家之间存在很深的芥蒂,眼下结束垂帘听政,大家都能接受,朝局变动也有个缓冲的过程,若是重复章献太后的故事,叔父也该知道官家可没有仁宗皇帝那么好说话。”
章献太后刘娥,在世时一直不让仁宗与其亲生母亲相认,狸猫换太子自然是假的,但她擅权、人伦有亏的指责是逃不掉的,也就仁宗赵祯大度,换了别人真不一定能咽下这口气。
苏轼教过赵煦,其实也能发现些端倪,看了兄弟一眼,两人默契地将苏过赶了出来。
反正该说的都已经说了,苏过无所谓地离开了。
见他独自回来,王夫人问道:“怎么就你一个人?”
苏过抬头看了看天,答非所问道:“我看今晚会下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