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的父阳县城内外塞满了晋军兵将,一时间车水马龙,拥挤不堪。
桓石虔将谢玄、滕恬之迎进了县衙内,三人官职相同,都是五品杂号将军,但谢玄和桓石虔有实职,一个是广陵相(相当于郡守)一个是竟陵太守,三人互相推让一番,桓石虔作为主人坐在了正中。
“久闻北府兵战力非凡,想不到能一起作战,哈哈,荣幸至极啊。”桓石虔手抚络腮黑髯,朗声大笑道。
谢玄微微一笑,高声道:“镇恶兄乃我大晋数一数二的猛将,与您一起杀敌,我也是信心倍增啊。”
大战在即,滕恬之越来越心情沉重,他抬头翻着眼皮沉思道:“奋威将军所带荆州兵马有多少?”
“哦,俺带了两万五千人,”桓石虔大大咧咧地道:“二位想必也知道,年前氐贼大军势如破竹攻破西川,如今荆州防守压力很大,家父还想伺机反攻夺回成都,陈兵巴东一带,所以我没有多少人马调遣。”
滕恬之心中一阵恐慌,眼角跳了两跳,撇嘴道:“算起来我们一共才六万五千人,氐秦仅并州军在西门也得有十万之众。”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桓石虔环眼圆睁,仰头咒骂道:“去他娘的并州军,老子只要厮杀个痛快,管他多少人马!”
滕恬之是非常忌惮桓石虔的,知道此人性格暴躁,勇猛无敌,罕逢对手,于是沉默了下来。
谢玄在旁笑道:“兵不在多而在勇,奋威将军豪气冲天,令在下钦佩不已。”
桓石虔摆手道:“振武将军过谦,俺只是一介武夫,如何战,何时战,还得您来调拨,俺听令便是。”
谢玄忙摆手道:“一起商量,哈哈。”
说罢,谢玄扫了一眼四周,发现西侧墙上挂着一幅地图,于是站起身来,对二人说:“我们到地图前再梳理一遍,看看还有什么未尽之意。”
桓石虔、滕恬之也站了起来,三人走向了地图。
谢玄把自己的战术意图重新又讲了一遍,最后总结道:“东、南两处由王恭、王忱率疑兵干扰,我们主攻西门。孙子兵法行军篇曰:‘兵非多益,惟无武进,足以并力料敌取人而已。’并力和料敌缺一不可,前者即集中优势兵力,后者的关键在于找到敌军防御体系的最薄弱点。”
桓石虔虽然为人粗犷,但打仗可是把好手,长年的戎马生涯,他用耳朵都能辨别出敌人来了多少骑兵。
桓石虔左手托着右肘,右手抚着下颌浓髯,紧盯着地图,双眉拧成了一个川字型,沉思良久,开口道:“幼度,你的战术思路非常正确,集中最精锐兵力猛攻敌军最薄弱和最意想不到的地方,辅以东南两处的疑兵,但王猛亦非凡人啊。”
谢玄不无忧虑地道:“是啊,在下了解过王猛的用兵之法,可谓是鬼神莫测,有时稳扎稳打有时出奇制胜,此次他包围谯郡就是求得一个稳字,即便我们将精锐合在一起也有两点美中不足啊。”
桓石虔和滕恬之一起问道:“哪两点?”
谢玄盯着地图缓缓道:“其一,前军将军与我们在西门同时开战,里应外合,这样胜算能达到七成;其二,引敌方攻城,使其疲惫不堪,然后趁夜偷袭。”
说完,他又想起了封厉,不禁心痛地道:“前日我派人尝试与谯郡取得联系,但氐贼防范甚严,白白损失了一名将领。”
桓石虔和滕恬之不禁沉默下来,是啊,又没法里应外合,王猛又不攻城,他的六十余万大军在这里等于以逸待劳,即便是按照谢玄战术打进去,胜算也不大啊。
三人各自想着心事,良久,滕恬之开口道:“我在建康听闻谯郡城内的粮食还能坚持两个月,要不然我们再等等,或许氐贼部队攻城亦或是与城内有所联系再说?”
桓石虔粗声粗气地道:“你在建康听闻,到现在已经有一个多月了吧,再等下去城内岂不是要断粮了?再等下去他们哪有力气出来厮杀,何谈里应外合?”
桓石虔为什么能来父阳,那是因为太后传诏江陵要求父亲桓豁出兵救援谯郡,如果换了平时,父亲一般都会派个一两千人应付一下,或者干脆随便找个理由,比如西川的氐秦军有东犯迹象,一兵不发朝廷都不能奈何。
但他的爱妻陈胜谯来信催促,要他亲自率军前往,务必救出两个兄弟,如果救不出来,那你也别回来了。
所以桓石虔心急如焚,主动请缨,找老爸要了荆州最精锐部队日夜兼程,乘船沿汉水北上在襄阳登陆,向东北穿过桐柏山脉一路狂奔来到了父阳。
滕恬之辩驳道:“孙子曰‘是故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如果没有把握就发起进攻,那岂不是白白送死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