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丰平原本是在景德镇烧瓷的,专门为皇家制造青花瓷。
朱厚熜入京之后,他和景德镇多位烧瓷大师一起,被一道圣旨请到了京师,研究琉璃的配方。
朱厚熜看着几人笑了笑,他也只知道玻璃的大致材料,诸如石灰石、硼砂、云英,重晶石等。
但烧制玻璃所需的具体配比,他也不太清楚,但这对他而言没有太大的影响。
朱厚熜采取穷举法,让工匠一次次尝试,确定玻璃的配方。
还有水泥的制造,也是采用同样的办法。
孙风平壮着胆子,言道:“陛下,草民等人已经试验五百六十余次,目前只是烧出来一些琉璃块,还都含有大量杂质。”
说着,他从后方接过一个托盘,上面盛放着奇形怪状的琉璃,色度不一,透明度也有待提高。
朱厚熜点了点头,“现在能做到如此,也是难为你们了”
他看了看孙丰平,后脑勺仅留的几许头发,还别出心裁地,往中间靠拢勉强扎了半个发髻。
“只要用心做事,朕都有赏!”
但随即他话锋一转,笑问道:“河南的石碱可用得便利?”
“便利,好用得很,这石碱可比人中白强太多了。”谈到自己的专长,孙丰平的胆气也壮了起来。
朱厚熜看向一旁的麦福,麦福微微躬身笑道:“照坒下所言,桐柏县发现了大型碱石块,已经由河南布政司管控,派兵驻扎了。”
制碱,侯德榜制碱法无疑是一个绝佳的选择。
可现在,不光缺乏最重要的原材料氨气,就连制造的高压高热的设备都没有,这一方法显然是空中楼阁。
朱厚熜很自然地就想到,天然存在的碱石,和人体尿液的结晶,都可以制碱。
寻找碱矿是很必要的,否则不知道要找多少个尿壶才够。
因此,他早就派人到河南去寻找碱矿。
“好!”
朱厚熜用手轻轻捏起了一枚琉璃,在透过雕花窗户的光线下,湛蓝色的琉璃块,格外引人注目。
他的目光却移到了一旁的武当严道长身上,对方倒有些不明觉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