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笔。
挥毫。
刚劲有力的平叛二字跃然纸上。
奉天殿内的一众官员还不解其意,杨廷和却脸色深沉。
“臣等,谨遵陛下圣喻!”
心情激动的南京官员,声音透过那小小的木柱回荡在奉天殿内。
杨廷和只感觉身体一松,那根早已绷紧的弦毫无例外地松弛了下去。
也只是一瞬间,他却仿佛已经苍老了万分,挺直的背也微微有些驼了下去。
“大势已成”他在心中默念,万千思绪拂过心头。
陛下,是不是早就料到了今日之事?
这灵犀盘、飞翼柱又是何物?
难道这世界上真的有仙人,千里眼顺风耳的传说不是假的。
他还沉浸在思绪之中,一道异常清朗的声音却直入心底。
“灵犀和飞翼柱就是在解决问题的办法!”朱厚熜起身环顾四周,顿了顿继续说道。
“这两件东西是我大明独有,千里传音万里通字,即使是天涯海角也能沟通如常。”
“如此,叛乱之危可解否?”
虽是问句,朱厚熜的话中却带着不容置喙的味道。
“陛下圣明!”郭勋眼疾手快,还没等一众大臣反应,第一个扑通跪下大声疾呼。
大殿内的众臣也立刻会意,圣明之声不绝于耳。
张璁还沉浸在巨大的震撼中,千里传音这样的东西真的是凡间能够存在的吗?
他目光热烈地盯在灵犀盘和飞翼柱上,仿佛要把这东西给灼出一个洞来。
王阳明虽然早就见过,但这两样东西首次在世人面前亮相,他依旧心潮澎湃不已。
千里外之事犹眼前出现。
八面内风声如耳边发声。
千年未有之变局,到来了!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汹涌的大潮却没有哪一刻比现在来得激烈。
王阳明仿佛来到了岁月的长河中,看到那掀起的滔天巨浪,大明的巨轮即将驶向未知的前方。
朱厚熜眼含异彩笑着说道:“自今日起,大明万里疆域可听同一语,可写同一言。”
他一挥龙袍神情郑重,目光炯炯看向众人。
殿内的一众大臣也都心情激动万分,看着大殿那个灵犀盘和飞翼柱,感觉比亲儿子还亲。
“以玉印为联系灵犀盘和飞翼柱方能使用,而想要催动玉印必须学会新礼!”
他掷地有声道:“新礼立,则万里同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