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者胜在不留后患有更大的空间可供发挥,但代价太过高昂非一般人能为之。
后者虽然有重重掣肘,但至少能避免杀戮和流血的痛苦。
王阳明曾经坦言,徐徐图之至少三十年光景才能初见成效。
新天之下出现堪比秦汉时期外劲武者的力量,要在旧天被蚕食百分之一以上。
朱厚熜如今的能力不全然是新天所代表的灵,那言出法随、万里同音的力量更像是修仙者。
他明白现在施展这些手段,是借助了脑海中的玉彖。
脱离了玉彖,也就只有神思能够动用。
朱厚熜随手抖了两滴灵露到千里江山图上,神思感受到了画中一股愉悦的反应。
他转身来到乾清宫东阁,继续炼制六欲丹。
人心浮沉炉火炼,大道乾坤丹中求。
伴随着无形丹顶轻微震颤,六欲丹的炼制也接近尾声。
朱厚熜打出了最后一个丹诀,丹炉中幽暗的火焰猛地向上涨了一截。
送入丹炉中的“杀机”宛若血色游龙,不断吞吐着火焰温养六欲丹。
火焰逐渐呈现幽蓝色的光芒,恰似深渊极海冰柱一样的颜色。
朱厚熜忽然想到了什么,他在炎天之下能使用种种手段归功于玉彖,那为什么还能利用古之修仙者的方法炼制丹药呢?
他从蒲团上起身,缓缓在殿中踱步思考。
每个时代的天都排斥其他超凡的力量,从各种势力不断更迭就可见一斑。
“春秋战国的昊天,秦朝的苍天,大唐的圣天……头顶的这片天在不断地更改,地上的人依旧是那批人。”
他眼中眸光一闪,转而望向中极殿。
唯一不变的,就是气运!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无论何种时代气运都存在,而且与天的产生和维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朱厚熜想起了之前天道观测的假说,武者以人心代天心,借天道之眼观测世界获得超凡之能。
他燃烧气运观摩大道痕迹,又何尝不是同样的道理,借助气运燃烧产生的剧烈变机,让朦胧的大道展露出一角。
他的眼没有变,观测的事物发生了改变。
思及此处,朱厚熜轻言一声,“叱”
周身三丈之内,气运汇聚不断流转。
随着丝丝缕缕明黄浅青的气运凝聚成团,最终化为液态的粘稠状物质。
朱厚熜敏锐地感觉到,天随之发生了微不可查的一点变动。
“果然这方世界的气运潜藏着巨大的奥秘”
他通过燃烧气运,观察到了大道的踪迹,气运燃烧消亡不正是一种剧烈变化。
方才气运周转引起天道变动,那是否说明气运的产生与转化与天道有关?
他抬眸神思之力向天空的高处汹涌,静静地观察着天空中那淡漠而“混乱”的天。
如果说大道如虚空存在却不可知,那么天道就像自然的气体可感可触,但即便天道与人的距离更近也难以揣摩。
他若有所思地看向眼前的浮着的气运液滴,在气运变化的时候就是观测天道的最佳时机。
当然,这只是他根据已有事实的一个推断,具体情况如何还要进一步试探。
不过如果真的能借助气运变化观测天道,那他在修炼上,必然要事半功倍。
毕竟大道玄妙,气运也不是奢侈到随时都可以燃烧。
如果朱厚熜闪过了一个念头,要让气运快速流转,或许接下来可以尝试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