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波尔兰见闻

马车路过一个街角,张曙光顺手将门帘拉开。

“波尔兰先生,那条巷子就是大明的中枢,内阁的诸位大臣,六部的尚书,都住在那里。”他伸出手指指向远处红黄色的建筑。

“那里是紫禁城,陛下居住的地方!”

波尔兰探出头来,看着幽静漂亮的街巷,一尘不染的石板路,他再次发出由衷赞叹,“张,我回国一定要向国王陛下建议,禁止随地大小便。”

“哒哒哒。”一辆马车从他们面前驶过,马车内一个俊俏的少年倚着窗好像在休息。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马车两侧门帘是挂着的,波尔兰自然地看到了半眯着的少年。

“上帝啊!这是人间的天使吗?”他无比激动地说道。

张曙光赶忙拉住他的手,“波尔兰先生,这是当今内阁次辅张璁的儿子,连中两元的张楚言!”

“您可不能犯了糊涂,不然连我老师都救不了您!”

“我知道,只是赞美美好的事物是人的天性!”波尔兰笑了笑,转而问道。

“这就是那个改进轮胎发明打字机的天才!”张曙光点点头,荣辱共焉地说道:“十三四岁尚未及冠就能连中两元,我老师说今年的殿试他极可能中状元,那可就是古今罕见的三元及第了!”

他满满地羡慕,语气中对张楚言推崇无比。

波尔兰的关注点却在他口中的科举上,他若有所思地说道:“靠考试来选拔国家的公务员,这是一项伟大的成就!”

忽然张曙光像是想到了什么,眼睛看了看前方赶马的车夫,压低着声音对着波尔兰说道。

“张神童原本应该姓楚,他是张大人的养子,张大人的政敌为了阻拦张神童参加科考,以他籍贯不明为由让他回老家查明户籍。”

“当张大人捡到张神童的时候,小孩才两三岁又怎么知道自己老家的地址?”

波尔兰点点头,“这不就是在为难人吗!这样的人该下地狱。”

张曙光耸耸肩,嘴角撇起笑。

“小张大人是何等天才,又怎么会被他们拿捏?”

“他怎么做?”波尔兰急切地问道,天才被打压,逆风翻盘的戏码,每个人都想听。

“嘿嘿,小张大人掏出一封信,信上就写了一句寄语。”

“好风凭借力,送汝上青云。”他大有说书先生的派头,“这几个字不要紧,加上背后的署名,把为难他的官员吓得够呛,赶紧签字盖章毫不拖泥带水。”

“写的谁的名字?”

张曙光向北拱手,“当今圣上!”

“哦,这真是一件令人开心的事情。”波尔兰哈哈大笑。

两人说笑着,马车便一路来到了什刹海。

什刹海,北海,中海被称为三海大河,早在辽代时,这里就是一片广袤的湖泊。

湖泊位于古高梁河下游,是永定河改造遗留的故道。

早在金代的时候,为了解决城市漕运的问题,便围绕着三海大河之中的白莲潭构建了一个系统的漕运水利工程。

蒙古政权入主中原之后,又开始对这片水泊大规模地开发,忽必烈听从刘秉忠的建议,建都燕京便将白莲潭列为建都的核心之一。

大都建立之后,这片水域上承西山水系下接金南诸流。

重要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它不凡的命运,很快由一片小水港发展成繁华的港口。

若是按照原本的轨迹,这片河道应该被逐渐废弃,甚至因为水流流经皇陵而被认定为它损害皇陵风水要彻底填埋。

自此,内城便无船只进入。

可洪武年间的一场大变,令朱元璋破天荒下诏全国疏通水系,并且对三河水泊尤为关注。

朱棣迁都之后,子承父业按照朱元璋的旨意而行,这片港口变得更加繁盛。

又经过历代帝王的经营,俨然已经成了京城第一港。

波尔兰刚下马车,身体便下意识的朝一旁闪去,双手更是不由自主地护在了腰间。

披头散发的老乞丐摇了摇头,转身就要闪入人群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