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勋是大明开国勋臣,武定侯郭英的五世孙。

正德年间便镇两广,入掌三千营。

朱厚熜继位,他更是果断认清形势,准确站位,毫不犹豫地支持“大礼论”。

皇帝也对郭勋恩宠万分,甚至安排他监造京城四郊的天地日月四坛。

在勋贵和武将势力衰弱的大明中期,他称得上一枝独秀,这自然离不开他敏锐的政治嗅觉和深沉的城府。

按道理在武举这样重大的事情上,以郭勋的性格再怎么小心也不为过,可有些事情偏偏明知道是错的,他也不得不做。

问题的根本就在于大明的文武之争。

有明一代,文臣武将谈不上势同水火,但也相差不了多少。

土木堡事变之前,两者尚且谈得上势均力敌,朱元璋杀了开朝功臣,还有靖难功臣顶上,再加上朱元璋和朱棣都是马上天子,武将们虽说不能时时占上风,但到底还能压得过文臣。

可明英宗的一场大败,让还算平衡的朝局彻底崩溃。

武举,已然成了武官们救命的一根稻草,或许是牵住他们官位的一根麻绳。

身为武官集体当中的一分子,享受利益的人之一,郭勋即使再怎么三令五申要保质保量地完成武举,可也逃不过人情世故亲戚往来。

夏言的话,犹如数九寒天,一盆冰水倒灌而下。

郭勋忍不住挥拳,就想要捶他。

可一看对方那细胳膊细腿。

自己是侯爷,又一大把年纪了。

实在丢人!

“砰”——郭勋含怒捶桌,将桌上摆放的一个精巧陶瓷记时仪给震碎到地上。

平日里他无数次骂自己的儿子郭岩不学无术,可还是把孩子送给他的作品珍而重之地摆放在大堂。

往日里他逢人就夸,恨不得全京城都知道这是自己儿子的杰作。

现在他却气得连这东西碎了,“都不在乎”。

武将们连忙退后几步,少数的几位勋贵更是慌张起身。

他们娴熟地往柱子后面躲,不时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见郭勋的怒气值还在上升,章方勋,京城副都指挥使,心一狠赶忙抱上了郭勋的大腿。

“大人,武举并非全是庸才呀!”

郭勋怒目而视,“说清楚,敢骗老子你知道是什么后果?”郭勋挥了挥醋钵大小的拳头。

章方勋吞了口唾沫,将甘肃行省发生的一件奇事娓娓道来。

“鞑子侵犯长城,小股人马侵入边境,榆林山区的一个小村落,数十户农民尽数被屠!”

郭勋握拳捶桌,“该死的鞑子,就该把他们杀个干净!”

诸位同僚眼见郭勋的怒气值不降反升,也纷纷瞪向章方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