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与事实作比较,实事求是的观点,让在场众人着实有些震撼。
小孩哥,用碳笔潦草地写道:“我要亲自到黄河看一看,如果他还想发怒淹落农田,我就让他改道,回到他原来的位置去。”
潘明兴奋地摇着小孩哥的肩膀,“季驯,你听到陛下说的了吗?与实不符,正之!下一次我爹再拿有的没的祖宗家法压我,我就拿陛下压他,看他还能动不动让我跪祠堂。”
朱厚熜继续阐述自己对于礼法更新的构想。
“尊古据实,与时俱进,错则改之对则加勉。”他明白大明多民族,多宗教的复杂状况,也清楚各地由于地理格局和文化隔离造成的迥异传统,法律可以让天下遵一令,但传统却是要求同存异。
大一统王朝不追求普世价值,而要强调共同价值。
他说道:“华夏民族崇尚和平,勤奋劳动,其他民族也具有类似的特质,这是应该共同追求且维护的,北方喜欢吃面,南方喜欢吃米,这是差异不能强行要求统一。”
他目光凌厉地说道,“但诸如溺死婴儿,尊奉邪神一类恶俗,必须以强力破杀之”。
朱厚熜以大义凛然的语气郑重承诺:“尊重异俗,追求共俗,消灭恶俗,大明是所有大明人的大明。”
他说话时身体自然而然地运行呼吸法,说的是正韵,谈的是新礼。
再加上修道之人气质的加持和千圣阁独特的回音构造,一时间让众人心潮澎湃,恨不能现在就加入移风易俗的大军。
朱厚熜语气变缓,转而谈起了朝廷推行新礼的工作。
他说话很有技巧,将枯燥无味的排查填表,下乡宣传的新礼推行说得壮烈激荡,热血澎湃。
百官们城府深沉,但也不自觉地忆起往日青春,更何况血气方刚的学子。
学子们自然而然将自己带入了情景之中,畅想着自己为礼法正名而战。
一直忙着擦汗的赵榆钱也一张脸憋得通红,想立刻飞到乡野村镇——腰悬玉印,笔正诛邪。
小主,
朱厚熜察觉到了众人激动的情绪,若有所思地想道:“一篇小演讲就有如此效果,将来可以写些小说进行宣传,正气凛然,惩恶扬善的主角想必会得到许多人的欢迎。”
他弯腰解下腰间悬着的方形玉印,这是一枚和田玉印下方篆书—厚德
玉印在光下熠熠生辉,通身温润圆融。
杨廷和看到朱厚熜手中的玉印不由出神,从袖子中掏出了两指粗的“飞翼三代”——一件经过精雕细琢之后的通讯产品,无惧火烧水侵,且小巧轻便。
当初新礼能够赢得朝堂支持最根本的原因就是这枚小小的玉印。
大明上层见到这枚玉印的都会由衷为之赞叹,他们能察觉玉印带给大明和天下的巨大改变。
语言是无形的利刃,沟通是团结的桥梁,他以玉印为绳索,将整个大明串成一体也借此将所有的大明人冠以共同的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