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关羽曹仁大交兵 博研坦之齐跃进

所有参战将领逐一汇报战况后,会场再次陷入沉默。

其实独孤彻在第一天攻城后就有一个想法:樊城坚固,曹仁善战,加上兵力差距不大,就算把这块骨头啃下来,蜀军也必定伤亡惨重,况且大概率打不下来,毕竟一开始蜀军士气高昂,但三鼔而竭,必定再难造成这么大的压力。关键是我们的任务是造成中原振动的局势,这样一来肯定不行。

所以他想领一部分兵力绕过去。

但这个操作风险极大:这支部队将是无后方作战,要是遭遇合围,下场只能是全军覆没。

“关将军。”独孤彻还是决定说出其心中之想,毕竟说说又没啥损失,提供一种可能嘛:“樊城易守难攻,难造经略中原之势。以某论之,樊城之后,一马平川,若另起一支偏师,绕过樊城,攻城掠地,若破得几座城池,亦可震动中原。”

举座皆惊,知道他胆子大的,没想到他胆子这么大;不知道他胆子大的,以为他疯了。这和送死没啥区别!

关羽示意其继续说,毕竟这小子语惊四座不是一次两次了,但每次又总能拿出一片理来。

“关将军率主力围城,造困毙之势,另遣偏师梯次跃进,杀入腹地,迫近许昌,若攻得城池,可因食于敌,待主公与曹军接战,便撤回荆州。”

关羽再次陷入思考:试探性的强攻两日,没找到任何可乘之机,继续强攻也不是办法,不如且让他试试。遂问到:“可有把握?”

“事在人为。”

关羽笑了:这小子,颇有当年三兄弟敢打敢拼的模样。当年刘玄德敢用三千兵救徐州,如今这小子敢深入敌腹,只为打开局面,自然十分欣赏。

“独孤彻,关平听令!”

“在!”二人齐声应道。

“着独孤彻为主将,关平副之,与汝二人两万人马,行跃进之事,凡事多多商议,务要生还。”

“必不辱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