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定三分风平浪静 医风疾神医道消

曹军退了,井然有序的退了,虎头蛇尾的退了。

上到关羽张飞赵云,下到关平张苞关兴,没一个人是高兴的。

第四次襄阳保卫战的结束实在不能谓之胜利。硬要说的话,运气占了很大一部分吧。

这算天时吗?

假如一切继续,那蜀军在粮尽前必须弃营,襄阳只能拱手相让。如果曹操还有余力,那再战江陵也不是不可能;虚弱的上庸三县也将不守,东吴有没有可能再次背刺来分一杯羹也不好说。

独孤彻作为一个唯物主义者,是不信所谓天时的,除非真有天时。曹操患有头风人尽皆知,什么时候发作不可控。对于偶然事件,没有做够该有的防范,导致了最后的功亏一篑。

所谓理论要与实践结合,对立统一方可向前。

刘备集团在过去取得的一系列功绩中有点迷失自我,从上到下弥漫着一股盲目乐观的心态,扩张的有点不计后果了。人口、兵力、物资都处于紧绷的状态,脆弱的链条一旦断裂,就会是连锁反应的崩塌。

还有一个重中之重的问题:刘备现在拥有的总兵力包括成都汉中十万、江州阆中三万、全荆州地区五万,这点兵力根本不可能守住现有的领土!尤其是荆州方面,领地接近翻倍,兵力只能说是捉襟见肘。襄阳一战纯属侥幸,何况曹氏集团也没动全力,下次呢?谁也说不上。

“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

独孤彻想起了《隆中对》。说实话,离学习《隆中对》已过去五六年了,全文背诵已是不能,但记个大概还是可以的。至此,才算基本完成诸葛亮的宏图构想。

至于后续打法,后世那位伟大的图书管理员对此评价道:“千里之遥而二分兵力。其终则关羽、刘备、诸葛三分兵力,安得不败。”

益州险塞,沃野千里,户口百万,但汉中往北,崇山峻岭,守成有余,进取不足;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虽是四战之地,却也是交通要道。所以这两州哪个都不能轻丢。

历史上蜀汉集团失败主要原因之一就是不能集中优势兵力:取西川时被孙权偷掉长沙桂阳;欲要夺回时又被张合曹洪打到巴西阆中;攻汉中后关羽孤军入襄阳,后方空虚,导致荆州全境丢失。至此,失败已无法挽回。

存人失地,人地皆得;求地失人,人地皆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