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冷静分析,抓住主要矛盾,发挥主观能动性,很多事情没那么糟糕。
就比如现在,汉军被围困,看似毫无希望,但主要困难只有粮草问题。虽然下辨一部需要一万面对三万,但占据地形优势。且魏军三面强攻,减员肯定更多;贾诩一事或许在短时间内能激发士气,一旦进攻不顺,只会增加其畏惧和退缩心理。 所以说汉军疲劳魏军亦疲劳,汉军无战意魏军亦无战意。
也就是说现在如果把目标设定为坚守待援,还是不成问题的。
那么问题来了,从哪搞粮呢?
魏军有啊!
孙子云:食敌一钟,当吾二十钟。贾诩比我早出发,并且战线也更长,肯定还有粮草储备,说不定运气好,还能赶上人运来的新货呢。现在的情况,搏一搏或许还能有出路,继续被动挨打只有死路一条。
独孤彻简单地分析了一下自己面前的三个对手:郭淮和郝昭都是宿将,并且兵力较多。所以说哪怕要南辕北辙,目标也只能锁定陈泰。
古代作战,和现代战争最大的区别就是通讯效率。通常情况下都是拖累,但部分情况下或许可以利用。
如果和陈泰打起来,仅凭传出去的声音去判断形势,不一定明朗。也就是说短时间内其他两方向魏军不一定会采取行动,万一是声东击西呢?
与其说距离产生猜疑链,不如说是低效的沟通产生猜疑链。
但这还是一步险棋:虽大战多时,哪怕三支军队中最弱小的陈泰也还有六千余军力,而自己手中能战部卒也不足八千,无法形成局部优势。如果不能迅速解决或打散陈泰一部,以致局势明朗,猜疑链断裂,郝昭和郭淮可都不是吃素的。
如果用墨宵先行夜袭,至其生乱,汉军成功的概率就会大幅度上升。当然,最好能把陈泰也斩了。不过满打满算,从墨宵动手那一刻起,最多也只能留有三个时辰破敌。
基于以上,独孤彻脑中产生了一个大胆的计划:换家!
战役一旦打响,还能动的军队全部投入战斗。这里地形一般无二,只要能拿到补给,这个寨子就送给他郝昭郭淮,又有何不可?既然要背水一战,那就得破釜沉舟。全力以赴,方能绝地求生。
独孤彻将余下所有将校唤至主营,告知计划,言明利害,鼓舞士气。
“此诚危急存亡之战也,魏法严酷,纵降,亦难免杀头之祸,惟投诸亡地而后存,置诸死地而后生。生死在此一举,其无所畏也,吾率墨宵先行,汝等随而进,生则同生,死则同死。”
论激励战心,再动听的话语也比不上一句“跟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