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司马懿上兵伐谋 诸葛亮针锋相对

要说这是消极怠工还真是冤枉司马懿了。

入蜀之道,重山叠嶂,实在是易守难攻。且不论行军的各种困难,和山地遇伏的风险,就是这漫长低效的补给线,就难倒了无数英豪。

历史上诸葛亮五次北伐(所谓六出祁山是把一次防守反击算成两次战役),第一次是因街亭失守而归,后面三次不论打出多大的优势,最后都因为补给问题不得不回去。第五次好不容易解决了补给问题,却又败给时间。只能留个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悲剧。

而且在汉中一带作战,曹魏的骑兵优势根本发挥不出来。当年曹操横扫北方一众豪杰,却被汉中一个小小张鲁拖了许久。建安二十四年还不是让被自己捶了半辈子的刘备以寡胜众,好不容易到手的汉中又得丢掉。二十五年曹真张合更是在此全军覆没,悲壮退场。

不往远说,三年前贾诩的教训尚历历在目。为配合曹彰的东方攻势进攻汉中,虽然完成了任务,但舍了老命不说,战果也不甚理想。

似乎汉中这地方有种邪气,专坑曹魏政权的邪气。

其实司马懿算盘珠子拨拉的响亮:汉将独孤彻之奸猾远近闻名,轻兵冒进被偷一口划不来。而且如今时间站在曹魏这边,我就慢慢悠悠,稳扎稳打地前进。只要不给你敲掉我的机会,我这支兵马始终是你的威胁,你也只能看着襄阳战事干着急。要么你出来打客场也行,咱一起享受这漫长的补给线,无论如何也比在阳平关门口耗着强。

反正曹彰给的任务是不让汉中军东援襄阳,又没说一定要交战。只要结果正确,过程怎么样无所谓。

当然,要是你独孤彻胆大包天,敢无视我七万大军的威胁抽身支援,那也别怪我釜底抽薪,假戏真做了,攻心为上嘛。

与贾诩不同:贾诩作战精于算计,是一个战略战术大师。只要事情在他的已知框架内,他就能给你一种算无遗策的感觉。而司马懿,属于那种做事谨小慎微,又极能隐忍的风格。是没有八成以上的把握绝对不会去冒险的人,更像是一个玩弄人心的大师。

其实司马懿这样选择还另有其私心:他还是第一次独自指挥一场大规模会战,关系到今后的锦绣前程事,自然求稳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