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形势迫先斩后奏 生死劫二虎相争

面对有能力的前辈,曹彰还是表现出该有的尊敬,拱手道:“同袍为公所困,今特来救之,如公网开一面,放吾过去,吾亦愿止兵戈。”

赵云冷笑道:“笑话!尔等伐丧犯境,技不如人而受困,亦是活该,尚如此厚颜无耻乎?”

曹彰见其直接揭老底,也不争辩,道:“既老将军不愿放行,莫怪晚辈戟下无情!”

这看似恭敬的话语,反而是对赵云这等超一流高手的侮辱。而曹彰如此力求动武,一是对自己水平的绝对自信,二是田豫排兵布阵需要时间,正好借此挫敌锐气。

赵云心中虽怒,但其一生贯彻能动手绝不动口舌的原则,此时亦懒得逞口舌之快,挺枪跃马,直取曹彰。

曹彰亦倒提画戟,拍马而出。试试这闻名天下的五虎将到底如何,也是自己的夙愿之一。

只见那枪去戟来,戟至枪回。长枪如银龙出海,玉蟒伸腰,画戟似猛虎下山,秃鹰掠阵。火花呲呲,残影阵阵。高手之间的对决,太令人眼花缭乱。

曹彰借着自己年轻力壮,频频抢攻,欲先求一个势胜,打的刚猛无前。而赵云则你强任你强,清风拂山岗,始终将那七探盘蛇枪法耍的滴水不漏。二人战至四十余合,不分胜负。但曹彰之力已不复初时之壮,赵云却摸透了他画戟的路数。

赵云随后陡然变招,飞速挑刺,逼迫曹彰撤戟防守。曹彰被这突变的攻防转换搞的手忙脚乱,已掉入赵云的节奏之中。

但曹彰毕竟年轻的多,体力与抗击打能力远非如今日薄西山的赵云可比。见局势被动,竟以带甲之身硬吃赵云一枪,随后拼力送出一戟。赵云知此戟势大力沉,亦只得收枪,全力防守。尽管如此,仍被一戟连人带马击退数步。

“好个曹家后生,着实威猛。”赵云叹道。

“赵老将军名不虚传,晚辈好生佩服。”曹彰也打心底佩服。

言罢,二人再次接战。又是四十余合,二人精神倍长,但此时的曹彰在赵云飘忽不定的忽悠试探与连番猛攻下彻底丧失了力壮的优势,气息已乱。反观赵云,仍是呼吸平稳,后劲绵长。又过数合,曹彰自知不敌,只得故技重施,以伤换节奏,脱战而回。

棍怕老郎,何况枪乎?曹彰一开始就把力用老,毫不给自己留退路,时间一长,自然不是经验老到的赵云的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