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昭从之,遂发书洛阳求援。
……
羌王轲比能得郭淮信,并不犹豫,即便点兵欲战。
西羌有丞相名雅丹者,自诩为当今智士,劝道:“昔司马懿游说吾等南下汉中,许以钱粮土地,然吾等从之,却遇马超作梗,无功而返不说,还害死无数儿郎。今日郭淮有求,不可轻往,还宜坐山观虎斗。”
轲比能道:“汉有段颎打草谷,魏之夏侯渊、郭淮尝为此否?恩仇之别,不容有疑也。”
雅丹又道:“前日魏军两次犯汉,皆损兵折将,是汉之势非昔日可比也。如吾等助魏而魏败,汉迁怒于我,亦非好事。”
轲比能道:“彼马超已死,又何惧之乎?”遂不听雅丹之计,大起五万族丁,出抱罕寻郭淮而去。
与之不同的是苻健的态度:含糊应对,两不相帮。
不仅如此,苻健还派遣细作去陇南一带找寻汉军,意图将此事告知之。
汉魏两家都不是好惹的。但氐族的聚落在武都一带,离季汉较近,却离曹魏的核心地区较远。尤其如今汉魏之间,鹿死谁手还是未知数。与人口相对较多的羌族待遇不同,万一季汉事后报复,曹魏是不可能照顾一个偏远地区的小族群的。
苻健无论如何都忘不掉阳平关前惨烈的一幕:汉军如天神下凡,本族之人几乎是被单方面屠杀,仅此一战,即使男丁丧之近半。
他是真的不愿意再碰这等瘟神了。
虽然现在明面上的局势是十万对十万,但曹魏三路大军良莠不齐,并非铁板一块。且援军各有远近,赶路都是需要时间的。能否抓住时间差决定了汉军此行的成败。
不过独孤彻此时考虑的,却是另外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