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邓士载布迷魂计 陈叔至摆铜墙阵

诸葛亮罕见的否了独孤彻之计,着实令在座将校惊异不已。包括独孤彻本人。

其实二人共谋多年,历经大小数十战,诸葛亮早已认可独孤彻的战略战术思想,亦丝毫不怀疑其拥有搅浑关中这滩水的能力。

问题是如果于此际再度大规模出征,所行之处皆是敌统区,粮草转运耗费巨大不说,维持后勤又需要调集大量民夫。如此一来季汉的国运会被生生敲断,大生产亦将遥遥无期。

但救援襄阳,不论走江州水道,还是上庸陆路,沿途皆可随时补给,后勤压力不大。如果能凭掎角之势守他个一年半载,不仅能拖住曹魏大量军力,也能给季汉争取一个还不错的发展空间。也就是说并非魏延之法更妙,成功率更高,只是更符合季汉当下的国情而已。

战争是政治的延续,而政治,往往又在为经济服务。

独孤彻未尝统筹全国之事,与诸葛亮着眼点不在一个量级。会后诸葛亮又私与告知个中缘由。独孤彻方意识到是自己在汉中的这些年被邓芝、吕乂惯坏了,每次作战只用考虑战略战术,已然忽视了经济问题。

而诸葛亮的决定似乎才更符合全盘意义上的“你打你的,我打我的”思想,除非万不得已,还是尽量坚持既定的发展路线不动摇。

于是乎魏延欣然领命,率张翼及原巴西本部将领,于汉中、上庸各点兵万五千人,望东驰援襄阳。

诸葛亮又令八百里加急送书一封与陈到,告知魏军行动与益州援兵状况,并教提前准备,如魏军杀至,尽量避免正面作战,全面防守。遇事自决,无需事事禀报。

……

陈到送信之人出发虽早,然远远达不到官方八百里加急的效率。加上去成都找诸葛亮时其已经前往汉中了,又扑了个空。所以二人甚至几乎是在同一时间段收到对方的信。

诸葛亮自是无需再言,陈到明确诸葛亮的战略意图后,也已定下防守的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