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科普:“此石为压纸边方便写作,这块镇纸看似普通,实则是出自名家之手,它的质地坚硬且温润,正是文人案头不可或缺的良伴。”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就如同孙悟空镇压,压扁一样?”小娘子立即捧起镇纸,满脸认真地感受其质感,仿佛从中悟出了什么大道理。
“扑……”贾玉京想敲开她的脑瓜子,看看里面有什么,真是脑洞大开。
林黛玉也被她的形容弄得哭笑不得。
店内的气氛越发欢快,掌柜也被他们的热情所打动,
主动献上一块陈年徽墨,并详细介绍其制作工艺和独特之处。
小娘子接过墨块,闻了闻墨香,竟然将其比作是林黛玉才情横溢的象征,言辞之间显得牵强附会,又让人难以责怪。
随后,小娘子又挑中了一卷泛黄的古籍,打开一看竟是唐诗宋词辑录,她眯着眼睛一字一顿地念诵其中诗句,
有点像史湘云咬字不清,但那份投入劲儿让林黛玉都不禁暗自赞叹。
当她念到一句不甚理解的诗句时,立刻转头求助于林黛玉,其热忱和天真令后者耐心解释,仿佛在教授一位初入学堂的小童。
这时,她又站着不动。
“林哥哥,同为才子大作《秋风纨扇图》,如何分辨真假,嗨呀,人家看的头晕眼花,也没有看个二五六出来!”
林黛玉闻言,见到那店家缩于边,仔细端详。
她虽非书画鉴定专家,但书香门第,祖上留着不少真宝,加之自幼饱读诗书,
到了贾府也大量欣赏古字书画。
对于鉴宝也有一番自己的见解。
她细观着画中的线条、色彩以及构图,又留意了画作的纸张和印章,心中已有几分定论。
她转过身来,眉毛微扬,淡然又坚定,体现卓越风范,对着小娘子轻声悄咪咪说:
“此画也虽有一些唐寅的风格,但细观之下,却总觉得有些不自然,很别扭的。
线条也十分流畅,却少了几分唐寅的灵魂,色彩也过于鲜艳,少了自然过渡的韵味。至于纸张和印章,我也有些疑虑。但究竟是否为真迹,还需请教更专业的鉴定师。”
小娘子听了林黛玉的分析,眼中闪过一丝佩服的光芒,似懂非懂地点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