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见到耶律楚材,乃马真后便开口问道:“先生在朝中德高望重,可汗刚刚驾崩,您看让谁继位比较好?”
耶律楚材推脱道:“臣乃外姓臣子,不敢参与这等决策大事。”
乃马真后又问道:“先帝在世之时,曾经立失烈门为继承人,但失烈门现在年龄太小了,根本没法担起一国之君的责任,贵由现在正随军西征,尚未归国,先生说该如何是好?”
耶律楚材摇了摇头,开口说道:“既然可汗有遗命,我等作为臣子自当遵守,不可擅自更改。”
可他的话音还未落,乃马真后身侧的屏风后面突然钻出来了一个人影,正是奥都剌合蛮,他冷冷地看着耶律楚材,大声说道:“长子如今未归,皇孙又如此年幼,为什么不能请长子的母后临朝称制呢?”
一见到他,耶律楚材知道事情没这么简单了,但却没有屈服,只是淡淡地回应道:“此事还是谨慎为妙,不可擅自觊越祖制。”
二人见他如此油盐不进,只能对他怒目而视,耶律楚材不为所动,躬身告辞后便回到了自己的营中。
耶律楚材的态度让乃马真后意识到,朝中恐怕不会有多少人支持她摄政,于是便以诸王未归王廷,无法召开库里台大会,而且失烈门岁数太小为由,在一众近侍的拥护下执行了“夫亡妇继”的蒙古族传统,由自己暂时担任监国。
但即便是“夫亡妇继”也要由窝阔台的长妻孛剌合真皇后继承,但因为孛剌合真皇后无后且早逝,乃马真后便以长子之母的身份暂时摄政。
命运就是这么奇妙,铁木真估计怎么也想不到,他打败了一个又一个敌人,开创了不世的伟业,但却在去世十几年后,被曾经的仇敌后裔执掌了她所建立的帝国。
其实乃马真后之所以坚持要掌权,就是为了让他的大儿子贵由继承汗位,与窝阔台不同,乃马真后十分疼爱贵由,甚至远甚于疼爱其他子女,早在窝阔台决定要罢黜贵由,转而改立失烈门的时候就一直劝说窝阔台,但最终未能成功。
此时窝阔台暴毙,乃马真后自然而然地开始执行自己的计划,但她知道,自己临朝摄政肯定会引起许多皇室子弟的不满,而在这些人中,实力最为强大的就是拖雷派系的人马。
于是乃马真后在临朝称制的第一时间便派人带着重礼前去拖雷部的驻地,主动拜见拖雷的遗孀索鲁禾帖尼。
索鲁禾帖尼本不想收下这些礼物,但他的四儿子忽必烈却劝她将礼物都收下来;索鲁禾帖尼不解,问他为什么这么做,忽必烈答道:“母后不愿收下乃马真后送来的礼物,无非是认为她借着咱们的名号去收拢诸多宗室亲王,影响以后我们兄弟称汗罢了,但如今贵由未归,我们不可以轻举妄动,不如暂时稳住他们,看日后的形势再做决断。”
索鲁禾帖尼觉得他说的很有道理,于是便同意了他的建议,收下了乃马真后送来的财物。在稳定了拖雷一系的人马后,乃马真后便开始正式执掌国家大权,他上任的第一件事便是将奥都剌合蛮任命位相国,同时还带着他与法玛提等人准备解除窝阔台委任的一些权臣的职务,然后换成服从他们命令的自己人。
这些人中,首当其冲的就是镇海。
按理来说,奥都剌合蛮是通过镇海的关系才进入到朝堂之内的,为什么第一个就要拿他开刀呢?
其实说来也简单,奥都剌合蛮与镇海之间本身没有什么仇怨,但镇海却曾经得罪过法玛提,两人之间有旧隙;而且乃马真后刚刚上台,镇海所拥有的权力实在是太大,不把他搬走,乃马真后无法随心所欲地发号施令,所以想要除掉他也就在情理之中。
可镇海沉浮于宦海这么多年,岂能不知道乃马真后他们的图谋,早在乃马真后称制之时就预感到了不妙,于是不等他们下手,自己便提前离开了汗城,一路向南去投奔了阔端。
手握重兵的阔端自然不愿意看到如此重臣受到乃马真后的迫害,于是便暂时收留了他,并拒绝了乃马真后将镇海押送回京的要求,乃马真后无奈,只好作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