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平定陇右,若不是杨阜的抵抗,恐怕就没有这么快结束。
沉默半晌,吕布方才言道:“义山,如果有功者不赏,岂不是让天下人笑话本将赏罚不分,嫉贤妒能?”
杨阜闻言,依然坚持道:“大将军,在下做的只是分内之事,并无任何功劳。”
“你……”吕布正想说些什么,这时桓阶突然站了出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他看着杨阜微微笑道:“杨使君,你可听过子贡辞让封赏之事?
杨阜闻言愣了一下,虽然这个故事他听过,却不知道桓阶到底是什么意思,于是说道:“愿闻其详!”
桓阶轻轻点头,继续解释道:“昔日鲁国曾颁布律法,凡是有人能出钱将在其他诸侯国为奴隶的鲁人赎回,就可以向官府领取赏金。
子贡将人赎回来之后,不肯接受官府的赏金,因其大公无私的品德,成为一时之美谈。
可其师孔子听说这件事情之后,却严厉的斥责了他。
因为鲁国富人少,穷人多,本来出钱赎人,官府给予补偿,是很正当的事。
领取赏金并无损于赎人这项善举的美名,现在因为你拒领赏金,他人再领赏金就可能被视为贪财之辈。
不肯受贪财之名的人,也就不肯去赎人了。
这样的话,恐怕从此以后,就不会再有人向诸侯赎人了。
圣贤之人做事,都要考虑能否改变旧有的不良风俗和习惯,能否教导百姓向善,而不仅仅是为了自己短暂的快乐和名声去做事。
杨使君,如果你辞去这样的功劳而不接受封赏,损害的不仅仅是大将军的名声。
恐怕从此以后,整个凉州或者天下在无人会对各地的反叛者进行平叛。”
杨阜听完桓阶的解释,惊奇的看着他,这个年轻人竟然有这样的辩才!
他的心开始触动,原本坚定的拒绝之意,此刻也不禁动摇了起来。
桓阶所言非虚,自己若真的推辞了封赏,恐怕会给其他人树立一个不好的榜样。
导致将来无人再愿意为国家效力,抵抗乱贼。
推辞不受的结果只会给自己一个虚名,而造成的后果是无法估量的!
想到这里,杨阜深吸一口气,对着吕布躬身说道:“大将军,是在下考虑不周,险些误了大事。
朝廷的恩赐在下愧领,谢大将军!”
吕布闻言,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他走上前来,亲手将杨阜扶起,然后说道:“义山,你能明白我的苦心,真是太好了。
我相信,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天下一定能够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