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域三十六国的羌族,虽然说一直以来根本就算不上大秦的心腹大患,但是也绝对不能够忽视他们的存在。。
虽然这些羌族每年都会派遣使者来到大秦朝拜,并且进贡一些土特产,但是谁都知道,这些羌族之所以愿意臣服于大秦,并不是因为他们对大秦心悦诚服,而是因为大秦的疆土太过辽阔,他们没有能力去和大秦抗衡。
而大秦一直以来也并没有真正的对这些羌族动手。
以前匈奴还没有被完全剿灭的时候,西域三十六国的羌族们,同样用对待大秦的方法对待匈奴,主打的就是一个两边都不招惹。
而之前大秦从来没有真正对这些羌族动手的原因也很简单,当时的大秦正在全力南征北战,统一六国乃至整个华夏大地,因此没有多余的精力去对付这些西域的羌族。
六国统一之后,大秦还要全力防备北方的匈奴,实在是从来都没有将西域三十六国的羌族真正的放在眼里过。
如今,匈奴已经被消灭了。
如果这些西域的羌族趁着大秦南征的时候,从大秦的疆土上面偷走了一些土豆和红薯的话,那么这些羌族就有可能因为有了这两种粮食作物而变得强大起来。
这样一来的话,到时候再想要对付这些西域的羌族,就会~变得非常困难了。
这跟活脱脱的纵容身边再次出现了另外一个匈奴有-什么区别呢?
因此,为了防止这些西域的羌族觊觎大秦的土豆和红薯这样的粮食作物,赢彻决定从今往后大秦将要在西域边境方面对羌族进行严加防范。
而且从明年开始也要加强吏治的管理,保证西域的边境如同铁桶一般让西域羌族束手无策,这样才能够保证大秦在南下远征越南之地,印度半岛,爪洼岛的这几年里面,西域羌族没有办法因为获得大秦的粮食而变得强大。
因此,在嬴彻的计划中,西域的羌族是一个不得不防的隐患。
他站在书房之中的巨幅地图的面前,抬头看着眼前的这片繁华的江山,思绪万千。
他知道,要想南征越南之地、印度半岛和爪洼岛对于现在的大秦远征军来说,简直就是如同探囊取物一般,但是大秦后方的稳定也是必须要保证的。
而西域的羌族,看似好像人畜无害,但是事实上赢彻非常相信,那些人一直对
大秦的富饶垂涎三尺。
为了防止他们趁机窃取土豆和红薯这种高产粮食作物,从而威胁到大秦的稳定,他必须采取行动。
“从明年开始,要加强吏治的管理,确保西域的边境如同铁桶一般。”
嬴彻对着书房内的众多大臣说道,声音坚定而有力。
他知道,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大秦在明年南下的路上无后顾之忧。
如果让西域三十六国的羌族得到了这样的粮食,他们的国力同样将会爆发式增长,到时候大秦西域的百姓们可是就要遭殃了。
“这样,我们才能保证在南征的路上,西域羌族无法因为获得大秦的粮食而变得强大,从而威胁到我们大秦西域的百姓和疆土。”
他的声音在空旷的宫殿中回荡,仿佛是宣誓一般。
赢彻知道,这是为了大秦的未来,为了子民的幸福,为了今后的后代们的幸福。
他的心中充满了决心和信念,仿佛已经看到了那一天的到来,即便为此,赢彻可能会在日后被一些不孝子孙在头上安上侵略者的骂名,赢彻也在所不惜。
区区骂名,有什么好怕的?
和这个比起来,赢彻更加无法接受的,是后世的子孙们遭受到列强欺凌的百年屈辱史。
如果能够避免那样的情况再次出现的话,即便是让赢彻付出什么样的代价,赢彻都在所不惜。
书房内的气氛渐渐变得凝重,但同时也充满了激动和期待。
……………0
赢彻微微点头,他的目光如炬,仿佛已经透过层层历史,看到了那遥远的未来。
“本君和父皇都知道,这些年来,在场的诸位国家重臣一直为了大秦的繁荣稳定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因此,今天本君和父皇提出这个计划,需要你们的全力支持。”
赢彻的声音低沉而有力,每一个字都透露出无比的坚定和决心。
“本君相信,只要大秦上下团结一心,无论面对什么样的困难和挑战,都是能够战胜的。”
听着嬴彻的话,书房之中的每一个大臣的眼中都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明年的南征,是我们大秦历史上最重要的一次远征。本君需要你们的智慧和力
量,共同开创大秦的辉煌未来。”
赢彻的目光再次扫过每一个大臣的脸上。
每一个人都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仿佛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责任和使命。
通过殿下的描述,在场的每一个大臣们心中都清楚,这个计划已经不是为了大
秦了,而是为了整个华夏民族,炎黄子孙的未来!土.
之前,赢彻还要回太乙山一趟,去主持天宗的祭天仪式。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赢彻独自一人走在回去的路上,心中则是暗自琢磨着,怎么样才能让道家在大秦的
发展历程上面,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很长一段时间之前,在赢彻自己在心中定下了远征世界的目标之后,就已经准备让道家和儒家一样,在历史进程当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了“八八三”
但是显然,这也不是一句话就能决定的事情。还需要一个周全的深思熟虑。道家归根到底,事实上还是一个宗教。
而这个宗教的传播,事实上也就等同于大秦的文化传播。
赢彻带着这样的心事回到家之后,便招呼着晓梦来书房商议了一下准备回天宗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