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先生赐字。“田丰给管亥使了个眼色,两人拱手鞠躬一起对杨雨说道。
我倒是也想啊,我又不会写你们这个年代的字,况且,即使会写,我写的也不好看啊。
正愁着如何转移仇恨,这时约莫十米处的一个叫好声打破了杨雨的思考。
杨雨三人转过头,一行五人不知何时!早已出现在三人身后,只见这五人行装各异,前面三位应该是主,后面两位应该是仆。
中间是一位老者,此人头发胡须皆已花白,两侧分别站立两位青年,年长者约莫二十七八,年幼者约莫二十左右,落后一个身位的两人看着穿着应该是这位老者的护卫。
看着前排三人的脸,杨雨就想到了田丰,余光瞥了眼田丰,没错,就是这副嘴脸,怎么这么气人,聪明人为什么一眼就能看出来。
“好,小友说的在理,不想小友年纪轻轻便能将这世人看的如此通透,比老夫这两个不成器的小辈出色的多,哈哈哈。“说着还不忘用眼角余光瞥了瞥左右两位青年。
“老先生谬赞了,不知老先生高姓大名?“杨雨作为晚辈,向着这老者一拱手作揖问道。
“小友不必客气,老夫名为荀绲,小友称呼老夫荀老即可。”荀绲看向自己右侧年轻的青年继续说道,“此乃老夫之子,名为荀彧,字文若,另一位则是我子之侄,姓荀名攸,字公达,汝等同为年轻人,可多亲近亲近。”说着荀绲又哈哈道。
“今日正值前往书院教学,不想这竹林多了小友一行三人,途径此地便听闻小友正给竹院起名,老夫好奇之下盗听小友之言,小友莫怪,不知小友如何称呼?”
看起来荀绲是个爽朗的小老头,应该挺好相处的。
杨雨又是一拱手,“原来是荀老先生与两位荀小先生当面,在下姓杨名雨,未及弱冠并无表字,这两位是在下的兄长,这位是田丰,字元皓,另一位是管亥,并无表字。”田丰也向着五人拱手作揖,管亥则向着五人一抱拳。
说着杨雨小心翼翼的看向荀绲几人,荀绲几人应该既是大家族,又有可能都是做官的,怕万一知道管亥是黄巾军不太好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