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一纸诏书

简直是喜从天降,袁术立马起兵攻打刘备,同时召集孙策也攻向徐州。

作为袁术的邻居,徐州人对袁术完全没有好印象,觉得袁术压根不会治理,只会霍霍,于是徐州人求着刘备不要离开,最终刘备还是答应了徐州人的诉求,留在徐州,对抗袁术和孙策。

徐州人好不容易过了几年平平安安的好日子,又过了几年提心吊胆的好日子,终究是到头了,就连最近几年都没有战事的下邳国和广陵郡,也告别了昔日的繁华,陷入到了战火之中。

曹操这几封诏书,除了保障了他自身东部的安全,还影响到了华府对徐州的贸易。

最主要的是丝绸,粮食和新兴商品,不过丝绸方面,华府有了豫章、吴郡等新的产地,而粮食嘛,本就是前瞻性收购,没有也没关系。

像工具、家具、服饰等新兴商品的贸易情况,则因为战乱,不复往年的盛景。

倒是武器和药材的销量暴涨,发战争财自不必多说,武器、盔甲,大量输入徐州,并且徐州人因为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性命看得更重,自然少不了金疮药和如纱布等各种医疗器材的需求,连带着一些治疗腹泻等各种病症的中成药药丸也大受欢迎。

刘备即使拿不出额外的军费购置药物,徐州的士兵自费也要买一些华府的药物备用。

甚至华府还推出了战场急救套装,用“一包只需998,998带回家”“至少提升士兵五成的战场生存能力”这种或是朗朗上口,或是功效惊人的标语大肆宣传,收割了大量徐州人的财富。

还有大量流离失所的徐州难民,华府也成了一个最好的去处。包容,不排外,生活水平甚至比徐州还高,华府简直就是徐州人心目中的第二故乡。

主导这一切的赵伯达问心无愧,至少他们卖的东西绝对是良心的,与其让这些财富被军阀们抢去挥霍,不如被赵老板收割回华府,为大同主义事业添砖加瓦。

华府也试过调停,毕竟三家合力抗曹才是最优选,奈何袁术现在眼里只有地盘,孙策也嫌地盘不够,华府动动嘴皮子是没有任何作用的,而且华府还不想和其中任意一方反目成仇。

那没办法了,三个队友内卷,华府只能含泪舔包。

刘备那边的整体军队实力,明显差孙策、袁术这边一大截,刘备的精锐是八千老泰山,其余四万徐州兵,真的是承平日久,少有敢战之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