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8年戊戌变法的失败使得更多读书人开始怀疑自身的道路是否能够解救夏国于陆沉。而就在这时,一种儒家思想误国、文人乱政的言论蔓延开来。该种言论认为:儒家思想复古、守旧、钳制思想、摧残文化、将人变成鬼,使得夏国错过多次发展的机遇,最终被外邦侵略。许多学生纷纷改换门庭,希望与腐朽落后的儒家思想划清界限。
当然,庞大的人口基数之下总会出现几个人才,部分不甘心儒家思想没落的人开始反思这一切,在历史的角度上看宋朝以前的儒学似乎都对社会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于是他们认为:宋代开始儒学就已经走向错误的道路,所以需要对宋朝以前的儒学思想做出现代化改造,使得其符合当今的社会状况。而当前世界的混乱程度丝毫不亚于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兼并。于是,这些人才开始以东周儒家为核心开始儒家思想现代化改造。
历史纵横:孔子之能
当时的人员据史书《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身高“九尺有六寸”也就是两米二一。(后经过考证是一米九)在《吕氏春秋》中记载:“孔子之劲举国门之关。”也就是能把约800斤重的城门举起来。《淮南子》记载孔子能追上狡猾的兔子。《礼记射义》、《论语·述而》中提及:学宫中看孔子射箭的人围的像城墙一样,孔子能击落空中的飞鸟。60多岁的孔子能给学生表演战车驾驶,可以指挥军队打败来犯的敌人……这一切让当时的人员如获至宝,认为这才是救国救民的道路。
虽然传统的儒生对此口诛笔伐,但这另类的改良儒学还是成立了。相比起能够大幅度动员群众的墨教,改良儒学的思想虽然诡异,但能够提供真正有才能并且愿意听从他人指挥的人才,于是这种思想还是如火如荼的传播开来。
君子六艺
作为古文化复兴的一种表现,改良儒学也是较好的继承和发展了这一点。
众所众知,君子六艺分别为礼、乐、射、御、书、数。分别对应了祭祀丧葬礼仪、音乐、弓箭、驾驶战车、识字、算数。但显然,如此简单的科目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化的国际形势。
于是,书生们对传统的六艺进行现代化改造。
学院要求:每一个从儒学院毕业的人员应该具备以下素质:准确理解和把握我国传统文化,应当具备音乐鉴赏能力与现代科学素养,学会使用、组装、保养、制造轻武器,学会驾驶装甲车、战舰、战斗机,在现代的科学杂质或文学期刊上发表一篇文章、阐述自己的观点,完成高等数学学习。
这样的教育方式提升了我国顶尖人才的储备,培养了民族的血性,向高等教育现代化迈出坚定步伐。
学思之窗:有人说实战课程提高了人才门槛,阻碍了部分有能力但没有武力的学生顺利毕业,是人才培养上的败笔,对此你怎么看?
儒家改良主义的影响
儒家改良主义出现在华中、华东地区,这里即是传统上的文化兴盛区域、又是改良儒学的诞生地。
在国内文化上,尤其是改良儒学的影响范围内,尚武文化重新兴起并且在全国蔓延开来。许多人都希望得到一把由学宫颁发给优秀学子的大口径手枪用以彰显自身的能力。
在政治上,学宫培养了一批正真有能力的人才,为夏国的同一和深入的地方治理创造了条件。
经济上,学宫本身不具备很强的经营的能力,但背后的世家和商人非常愿意花钱买荣誉和人脉,这也为后来政权的发展埋下隐患。
军事上虽然没有出现非常优秀的将领,但也培养了堪比墨教的飞行员(PS:后勤保障就不好说了)和丰富的基层军官,这些素养过硬但是心怀仁义道德的前线指挥官为后来的兼并重组创造了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