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短发之争

黑牛城目前的教育机构主要由小学、中学和扫盲班组成,前面两者都是福利性质的学校,所需要的花费都由后勤部按照所需费用补贴其中一半。

也就是说,在小学中学上学读书的学生,只需要缴纳一半的学费就行,另一半由黑牛城承担。

一个学期的学费对于工作机会极多,薪资全都不错的黑牛城来说,也就相当于一个工人十天半个月的薪水,用这点钱换家里孩子上学半年,学会读书写字是非常划算的。

达到一定水平通过考试之后,就能获得相应的文凭证明,使用这个证明就能在黑牛城里找到不错的工作,连起步薪资都要比普通人高上两三成。

这点算计,老百姓还是能算的明白的。

更何况,真的有读书的天赋,在各项考试和学校活动中获得不错的名次,还有奖学金和助学金等等奖励。

优秀的学生一个学期下来,不仅可能会不怎么花钱,还能赚上一笔钱。学校还有不错的饭菜便宜供应,能认识特别多的同龄人,上学期间受学校庇护看管让家里人不怎么费心。

无论怎么看,上学都是一件稳赚不赔的事情。

上不上学,成绩如何,一时间成了黑牛城普通百姓里互相攀比的素材,只比工作单位和薪资水平的八卦程度,差上那么一点。

这回,惹出麻烦的就是目前在读中学一年级,一位叫做郑新的学生。

黑牛城施行的是小学三年,中学两年学制,综合考虑了学生的文化水平和年纪之后,按照实际情况分配的年级。

再往上,预备筹划的高中甚至大学,是到了白云镇之后,才开始整体考虑的。目前进入名单的优秀学生都是和学校老师一起,即有简单的助教任务,也有自我学习提高的任务。

郑新才十一岁,虽然是一年级学生,却是从小学考试晋升过来的,获得过两次的学校奖金。他一家原本是楚州的农民,靠着租种几亩薄田朝不保夕,上面两个哥哥大三四岁,被老父亲含辛茹苦拉扯大,正是帮着干活的年纪,家里情况有点起色的时候,却遭遇了天灾。

黄河改道,从濠州到楚州,一路肆虐,因为楚州的东面已经是靠海的州府,大多的受灾百姓要么往东想去海边找点活路,要么往南,去往大一点的府县,只为了远离黄河。

只有零星的一些人接了船队招募,往西一路向上。

郑家人到了黑牛城之后,先是进了工程队,三个劳力一时间一天挣得钱比在楚州时十来天都多,生活得到极大的改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然后,郑新的大哥赶上了第一轮的扫盲班,在管理人员人手紧迫的工程部,很快混成了一个小工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