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时间喷的是引经据典,言辞犀利,气势磅礴。没点文化或者思路慢一点,乍一听,还真有点反应不过来。
曹靖才不管那名内侍,他只是让人提出这个办法,有了这个开头,他才好推进。
他只是说了一句,“不如此,如何赈济灾民。”
御史呆住了,他们只是反对,让他们拿出具体措施,他们却一个也拿不出来。
魏王带头默认,后面的三省官员,也就半推半就的同意了,他们也没有什么好办法,不这样办,百姓现在就要造反了。
至于卖官鬻爵产生的恶劣后果,那还要一,二年才能产生,咱们先把这个时候渡过去再说吧!什么叫拆东墙补西墙,这个就是。
政策通过,马上下发下去。卖官鬻爵这个主意虽然馊,但却是立竿见影,有些想当官,想发财,想光宗耀祖的人,马上捐钱,捐粮。
虽然被官员中间捞了一笔,但还是有不少用在灾民身上,这让要暴起的百姓被安抚下去。
这些被安抚的都是靠南边一点,受灾没有北方那么大,当地的乡绅历年存储,还是有点粮食的。
可北方的百姓就苦了,灾害就从他们开始的,十几年了,年年都有灾害,一年比一年大。
别说百姓了,连乡绅都没有粮了。你鼓励乡绅捐粮捐钱出来,乡绅自己都在家里啃窝窝头,他哪有粮食捐出来开粥铺啊!
洛风府就是这样,怒火也在百姓们的心中积聚,就像一堆干柴,只要有一点火星,马上就会燃起冲天大火。
这个情况被内卫司传回宁国,孙诚一声令下,宋河带领着大都督府挑选的精锐军官潜入了洛风府。
宋河见到洛风府哀鸿遍地,易子而死的凄惨情形,不禁潸然泪下,他对魏国没有赈灾而心中怨恨。至此,他才是真正的归附了宁国。
按照计划,他以自己的声望招募豪杰,百姓,然后由宁国军官训练,时机一到,就可以起事。
洛风府因为受灾,官府也只能管到府城,县城。广阔的乡间已经全然放弃,宋河的作为根本没有引起魏国官府的警觉。
一句民谣也在儿童中流传出来,这是民间童摇,历代的起事无不从此开始,这有三大好处。
一,提高知名度。二,有神秘感,三,传播成本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