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光虽然吵是吵,但说到国债,毕竟是自己份内的事,也就进入正题:
“陛下强调要用粮税担保就是要重树朝廷信用,现在发国债大家都清楚,有几个人想买,有几个人有信心朝廷会真的还本付息?”
“我老孟以前也觉得朝廷就是百姓的天,叫你们干啥就该干啥,但干了几年大司农以后,是真的觉得讲信用有契约精神带来的好处比一味地下命令好太多了。”
“工程兵后勤社会化,货币化的改革是真的太好了,一下子就把地主老财手里的存粮都调动了起来。”
“陛下有水平,我老孟是服了。”
孟光是讲政治的,别看在刘禅面前总是顶牛,但刘禅不在的时候,却是力挺刘禅绝不背后说怪话。
三人听了孟光的介绍,也是点头认可,刘禅这一波对钱的操作确实让人心服口服。
说了半天,最后问题还是回到了怎么让百姓相信朝廷的信用问题。
孟光继续道:
“信用的建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这次国债我老孟拿二百万出来认购。”
三人互相看一眼,我们每人也至少要认购二百万,带个头让大小官员们认购一些。
但是总额一亿四千万的国债总不能让朝廷官员全部消化吧,民间怎么办呢?
李严站起来说:
“这是给造纸业的补贴,这帮造纸老板必须买,还要多买。”
吴懿想,这帮老板最后搞成了自己掏钱给自己发补贴。
孟光补充道:
“哄也好,骗也好,逼也好,总之要把国债卖到民间去,挨点骂都值,一年后还本付息的时候,这帮人就知道咱们是在求着他们赚钱了。”
“踏马的,想想老子都憋屈,啥时候成了官府求着刁民赚钱了?”
几个人都是做了几十年官老爷的人,全心全意为百姓服务的理念也不是短时间能够培养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