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可以调拨一万人马归将军指挥,与其他军队进行对抗演习。”
“一来可以让将军尽快熟悉我军的指挥号令和作战方式。”
“二来则能够让将士们对将军的指挥能力有直观的印象,今后也能让将军对手下的军队如臂指使。”
郑森闻言,却不由得大急。
但转而他又想到:他初来乍到,便提出要一万大军。这也未免太过唐突了。
而且,就算借给他一万大军,这些士兵也未必对他心服口服。
既然这个兴华皇帝提出来三日后军营大考。
让他率一万兵马和其他部队进行演习作战,那就按他说的来。
让他们也见识见识我郑森的实力。
郑森自跟随父亲起兵以来,经历过大大小小无数战斗,鲜有败绩。
所以郑森不由得自视甚高。
他觉得,既然朱君洛安排了这一场演习。
也是一次他展示自身实力的机会。
那就等在三日后军营大考,让他们心服口服吧。
到时候手底下见真章,用实力来说话。
而朱君洛考虑的却是:
虽然历史上郑森的名字对他来说如雷贯耳。
而且郑森在带兵打仗方面确实也很厉害。
可朱君洛手下的这些士兵,无论从指挥号令还是作战方式来讲,都与传统的大明军队完全不同。
如果贸然将这些军队交给郑森来指挥的话。
恐怕不仅比不上郑森自己原来的军队。
反而有可能会导致惨败,白白损失士兵的性命。
所以朱君洛提出演习,此举一方面是为了让郑森能够尽快的去了解复国军团的指挥号令和作战方式。
另一方面也带了考验郑森的心思。
俗话说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
虽然人的名,树的影,可带兵打仗不是闹着玩的。
一旦有什么闪失,就会酿成大错,万劫不复。
所以,朱君洛提出让郑森率军参加演习。
一方面是看看郑森的作战指挥能力到底如何?
另一方面也让郑森能对复国军有清晰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