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连在躲在四川割据一方的吴三桂,此时也举起大旗,不再以清军自居了。
但是吴三桂并没有立即归顺大明,而是挟兵自重,与南京城的朱君洛讨价还价起来。
而朱君洛却是并不争着派兵入川,而是先将清廷的控制区域全部收复。
经过几个月的征讨,除蒙古和云贵川藏新疆等地还没有被收复,其余地方都已经全部纳入了大明的控制范围之内。
并且在这些地方都已经初步建立了施政管理的框架。
经过满清几年的屠戮,人口数量锐减,就连富饶的江南地区,人口也已经不足以前的三分之一。
更不用说其它地方了。
现在大明政权刚刚收复这些地方,急需要安顿百姓,赈济贫民,尽快恢复生产。
眼看着年关将近,各地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粮食短缺问题。
朱君洛立即下旨让何正阳从台湾运来大批粮食。
通过以工代赈的方式,将大量粮食分发到百姓的手中。
对于那些伤残孤寡,老弱病残的人由各地行政部门负责将一应生活所需送到家中。
每收复一个地区,派去的行政官员第一件事依然是将所有人口的信息进行登记造册。
然后再将其中有各项技能的特长的人口进行标记。
并给每个人发放身份牌。
随后各地便开始重新丈量土地田产,重新对土地进行登记造册。
由于各地人口流失十分严重,大量土地田产已经变为无主土地。
因而各地行政官员将这些无主土地重新丈量后,通过征集民壮进行各种基础设施建设的方式,将这些土地发放到人们手中。
经过这样的分配方式,人们参与各种基础设施建设的热情越来越高。
而朱君洛也并不担心土地不够他们分的。
除了这里的大量无主土地,在美洲也有着大量的无主土地,只是没有足够的人去开荒种植。
更何况各地的无主土地就已经足够多了。
就算大量基础建设完工,也分配不完这些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