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在欧洲驻军之后,将整个欧洲西部的区域全部纳入了大明的管辖范围。
而在欧洲的那些老牌殖民国家,为了不将自己的利益拱手让给大明,他们想出了一个办法。
他们将在海外的大批殖民地中的产出,运送到了非洲、印度、南洋等地。
只有很少一部分才会送回到他们的本土。
而这样的事情现在已经愈演愈烈,很多欧洲本土国家的政府已经形同虚设。
完全没有什么话语权,而在海外,这些以贸易公司名义出现的殖民者,几乎实现了一个国家所有的职能。
这些贸易公司并非由各个欧洲国家的政府说了算。
因为这些贸易公司里有着大量的民间资本,欧洲的各国政府只在其中占据了一小部分股份。
因此,他们并没有太大的话语权,只能得到相应的分红。
而现在这些资本看到了欧洲本土已经被大明控制,他们为了不受大明政府的控制,便将大量的资源向海外的殖民地转移。
尤其是最近的一两年,在大明的势力范围之外,这些贸易公司在民间资本的驱动下,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大批的人力、物力、资金和技术向海外的各个殖民地汇集过来。
通过这些海量的资源,他们不断地扩大海外殖民地的规模。
建立了大量的种植园和工厂,其中还有大批的军工厂和造船厂。
以目前的规模来看,他们在海外的殖民地规模已经远远超过了他们国家本土的规模。
无论是人力、物力、财力,还是军事实力,都已经是他们国家本土无法企及的高度了。
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这些欧洲国家的海外殖民地规模,加起来都超过了大明的实力。
原本朱君洛还以为只要控制了欧洲本土,这些国家的海外殖民地发展也快不到哪里去。
但是现在看来,朱君洛还是小看了资本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