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伦黑了脸,心道:“逞口舌功夫,我倒要看看你有多大本事。”
**********
洛阳。
桓范、刘劭、王象、韦诞、缪袭等人跪在阿斗身前,又忐忑又振奋。
他们是曹魏旧臣,本以为,按刘禅的性子,自己凶多吉少,谁想刘禅对《皇览》很有兴趣,将他们招进宫问询。
这会儿,桓范跪拜完毕,起身拱手道:
“曹丕敕令我等编定此书,专供皇帝鉴阅,故称为“皇览”。目前已经撰集6部,收录80万字,另有34部还未开始。”
黄皓刚要呵斥“敕令”“皇帝”二词,便被阿斗眼神阻止。
阿斗开口道:
“如此全书,怎能专供皇帝独览,应广发天下,供天下人阅览。自今日起,此书更名为《民览》,一边撰集,一边版印,逐步发往华夏各州各郡,以全天下文风!”
桓范闻言,心道:
“刘禅之心胸果然远超曹丕,怪不得文武卓着,冠绝天下。实乃天下共主之姿,我等为之效命,福也!”
几人又是叩拜,然后由内侍领着去了城中新建的雕版印刷局。
他们一进作坊,就见到木匠先在纸上书写文章,随后反贴到枣木板上,然后拿刻刀沿着文笔细细雕刻,雕完后洗去木屑,形成雕版。
这时,印匠拿走雕版,均匀刷蘸墨汁于版面,再把纸覆盖在版面上,用刷子轻轻刷纸,便印出文字,晾干备用。
最后,裱匠把书页整理成册,装订成书。
桓范看得啧啧称奇,他是懂拓印技术的,但是从未想过用类似的技术批量制书。
到了此刻,他才明白阿斗说的“一边撰集,一边版印,逐步发往华夏各州各郡”是什么意思。
王象惊道:
“以一份雕版,可成万册书籍,真乃旷世神技啊!坊间传闻太子殿下得神仙指点,文韬武略、经天纬地,这,果然是真的!”
韦诞在震惊之余,拿起一张白纸,一搓一揉,惊道:
“这纸,竟然如此洁白、坚韧!我大汉何时出现了这么好的纸张?”
桓范低声道:“如此珍贵的纸,制成书册,花费必然是海量的。”
内侍闻声道:“此纸是太子研制,目前已经量产,长安的造纸司,一天可出产1万张白纸,价格比寻常草纸无异。”
桓范几人又震惊了。
他们本以为这纸极其昂贵稀有,对于日产万张的事情想都不敢想,惊骇过后又是一番赞叹。
刘劭悲叹:
“曹丕误我,若我早投到太子门下,如今便一早就……就能为匡扶汉室贡献才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