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就算是私交再好,也是多年以前的事,眼下时过境迁、时移世易,二人也早已各为其主。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打着朝廷的名义征战四方。
而蔡瑁则是刘表麾下的头号心腹大将,不但手握重兵,也是荆州地界数一数二的人物。
如今曹操亲率大军驻扎在了荆州边境,对刘表虎视眈眈,所以从立场上来说,曹操和蔡瑁是对立的。
二人寒暄了一阵,便开始步入正题。
“小珪,你此番前来,是劝我退兵的吗?”曹操正色问道。
蔡瑁字德珪,又比曹操小几岁,所以长久以来,曹操一直管他叫“小珪”。
蔡瑁早就习惯了曹操的这种称呼,也不介意,说道:“不错,大瞒,我受刘表之命,率领两万精兵前来御敌,此时大军正屯扎在舞阴!”
曹操一听这话,心下有些不悦,说道:“小珪啊,我本来是打算暂时不动刘表的,可人无害虎心,虎有伤人意啊!我在黎阳与袁氏兄弟交战,刘表却派刘备偷袭我的后方,若不是我发现及时,许昌很可能就被他偷袭成功了!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刘表先侵犯了我,我也得讲究一个‘礼尚往来’啊,呵呵呵!”
蔡瑁笑了笑道:“刘备,跳梁小丑耳!大瞒你有所不知,并不是刘表真想打你,而是刘备去襄阳找的他,说什么现在许昌空虚,正是他偷袭的大好时机!刘表也不好意思拒绝刘备,就借给了他五千兵马!可刘备那厮实在不要脸,借完了五千兵马,随后又狮子大开口,给刘表写信,要借五万兵马!我们荆州一共才多少人啊?刘表就没搭理他,后来那件事就不了了之了。不过我听说刘备那次也没闹出多大动静,去叶县折腾了一圈儿,就又被打回了新野,哈哈哈!”
曹操这才知道,原来偷袭许昌是刘备的主意。
看来这个忘恩负义、两面三刀的大耳贼,实在是贼心不死啊,一直都惦记算计我呢!
曹操笑了笑道:“这刘备很聪明嘛,他是想借鸡生蛋啊!管刘表借兵,如果拿下了许昌,他便可以挟天子以令诸侯了。即便拿不下许昌,他也不损失什么!无本万利的买卖,何乐而不为呢?可恨的是刘表作为一只老狐狸,竟然看不出刘备的那点儿小心思,还真借给了他五千兵马。”
蔡瑁又道:“估计刘表也看出了这一点,只是不好意思拒绝刘备罢了。”
通过言语之间,曹操发现了蔡瑁的一个特点。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身为刘表手下,他应该管刘表叫“主公”,或者起码也应该叫“刘荆州”,但他却口口声声地对刘表直呼大名,真是让人匪夷所思。
“大瞒,我劝你退兵,实际上是为了你好!”蔡瑁又说道。
曹操听得一头雾水,不禁问道:“小珪,此话怎讲?”
蔡瑁看了看曹操身边的人,意思是人多眼杂,说话不太方便。
曹操立刻会意,吩咐道:“你们都下去吧!”
众人都纷纷离开了中军大帐,唯有许褚还站在曹操身后,表情威严肃穆,宛若一尊凶神。
“仲康,你也下去吧!”曹操又对许褚说道。
“主公,这,你能打过小乌龟吗?”许褚一脸焦急地问道。
曹操佯怒道:“什么小乌龟,是小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