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老朱的邀请

这可是当今洪武皇帝亲自给的承诺,也是对自己的认可啊!感动有没有?激动有没有?

刘强张着大嘴,“哇哈哈……!”

老魏都能看到,刘强嗓子眼儿里的小悬垂,在那里乱蹦乱跳了!

“老弟醒醒!陛下说什么了?老弟为何如此高兴?”

刘强把信递给老魏,老魏郑重其事接过!

等看完之后,老魏感慨道:“哎呀!陛下果真是对老弟无比的看重,也是莫大的重视啊!”

“魏老哥,兄弟还有许多事情需要安排,就先告辞了!”

“好!老弟去忙,启程之日老哥定会亲自去码头相送!”

刘强离开府衙,去了大明商业银行。

银行距离府衙倒是不远,南行两百米就到。

只见银行门口有人进进出出,两名差役在门口执勤。

见到刘大行长到来,二人赶忙敬礼!

刘强拱手回礼,道了一句“两位辛苦!”

刘强来到大厅,此处由一位大明商业部委派的官员负责,也是头一批接受培训的精英人才,名叫赵守。

赵守本来是一位户部官员,结果被刘基看重,挖去了商业部。

当初刘强发现,此人对金融经济有着不俗的看法,就从那批人里挑选了他,来担任东昌支行的行长。

银行并没有全部照搬后世的设计,除了五个办事窗口大差不差外,其他一切简单实用就好。

银行主体是钢筋混凝土结构,长宽各二十米,高度三米,分为地下一层地上一层,当初只用了不到二十天就建设完成了,大部分时间还都是在等待水泥的固化。

临街有四扇大窗户,全被网格状钢筋封住,每扇窗有两横四竖六块钢化大玻璃,被固定在木质窗框上,可以打开既通风又采光。

银行下面是同等面积的金库,六个方向全部由两公分厚的钢板封闭加固,只保留一个金属防盗门进出。

钥匙有三把,支行长随身携带一把,大明所有银行金库,老朱和刘强都各有一把。

刘强把那些钥匙全部留在了现代,基本没戴过。

大厅里十分安静,等待区有二十几个人,五个窗口都在办理着业务,每个窗口里面都有三位银行工作人员,刘强知道,其实另外两人都是观摩学习的!

刘强来到大厅角落,这里有一间类似VIP的独立窗口,里面没人,窗口里面赵守正在认真办公!

刘强敲敲玻璃,赵守抬头,“哎呀!原来是刘大人,您可算回来了!”

刘强摆摆手,坐在椅子上,“说说大概情况吧!”

赵守拿起旁边的一本汇总表,向刘强汇报道:“截止昨日,东昌支行共收取百姓商户存款,六百二十八万六千一百一十五两。”

“其中不包括东昌府衙存入的,十四万四千二百六十二两。”

“截止昨日,共放出抵押贷款,三百一十六万两千两。”

“小农无息抵押贷款,一百二十八万五千六百四十五两。”

“因时间关系,存款利息未支付,贷款利息未收回!”

“截止昨日,银行结余存款,一百八十三万八千四百七十两。”

“其中不包括东昌府衙存入的,十四万四千二百六十二两。”

“八月底,经府衙,商业部,银行三方,查验底账,核对账目,清点现款,确认无误!”

“大人,汇报完毕!”

刘强接过赵守递过来的核查表,三方印章确实盖上了!

当初刘强把利害关系都交代给了朱元璋,刘强可不怕这些人监守自盗!

老朱的手段可比自己狠多了,干的好有奖励,干不好全家被发配或者见阎王!

“记住!一定要守住一百五十万两的储备底线,一旦触碰就要立马上报!”

“赵守明白!”

“赵守,银行一共培养了多少合格的人才了?”

“回大人,一共五批,共计合格四十二人。”

“还不错啊!你知不知道如今大明总共有几家银行了?”

“回大人,截止八月底,共有十七个州府,开办了二十一家银行!”

刘强无语,这效率还是太低了吧!啥时候才能铺开到全大明?

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慢慢来吧!

刘强又问道:“单笔借贷数额最大的有多少?”

“回大人,十二万五千两!”

“知道他们拿钱干什么去了吗?”

“回大人,造船厂最近造出了十二艘海船,杭州两位商人本打算买四艘船,结果相中了八艘,所带银两自然就不够了!”

“他们把家产店铺契书,全部抵押在了银行,经过核实确认无误后,予以放款!”

“造船厂定价多少银两一艘?”

“回大人,三万八千两一艘!”

“赵守,我很看好你!将来我可没时间管银行的事!”

“你继续努力吧!我希望将来你能坐这个位置,担起这个重任!”

“谢大人器重!”

“当初的金融经济学,我教的是皮毛,你们学的也是皮毛,那些充其量也只算一个入门,那些书也要多看看。”

“是,学生谨记先生教诲!”

“我算什么先生?一个走狗屎运的家伙罢了!”

刘强起身道:“走啦!”

“学生赵守,恭送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