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民族英雄录第三部15

平定北疆:乾隆二十年,乾隆帝决定用兵伊犁,派兆惠协理军务,并负责粮饷后勤。乾隆二十二年春天,在清军第三次进剿时,兆惠担任西路清军主帅,率军转战天山北麓,追捕逃窜各处的反叛头目。经过艰苦奋战,天山北麓最终全部平定。

平定回部:乾隆二十三年,大小和卓叛乱爆发。靖逆将军雅尔哈善率军进剿,但因指挥不利,致使小和卓脱逃。乾隆皇帝令兆惠驰往代替靖逆将军,平叛之战拉开帷幕。兆惠率部艰苦跋涉,于乾隆二十七年十月抵达小和卓据守的叶尔羌城下。叶尔羌城下的黑水营围战,是清朝统一新疆过程中最为艰巨的一战。在极度困难的条件下,兆惠率部与叛军僵持了整整 3个月之久。最终,随着增援的清军陆续到达,包围黑水营的小和卓叛军在清军的内外夹攻下土崩瓦解,狼狈逃窜。

兆惠的成就不仅仅在于他的军事胜利,还在于他的领导才能和智慧。他善于调配资源,合理安排军事部署,同时也注重与当地民众的关系,得到了他们的支持和拥护。他的战术策略和果断决策使得他在战场上屡屡获胜。兆惠的一生见证了清朝的繁荣与稳定,他的功绩被广泛传颂。他的故事不仅是一段历史的见证,更是一个关于勇气、智慧和决心的传奇。他的成就为我们展示了一位杰出将领的风范,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历史经验。然而,兆惠的成就并非一蹴而就,他也面临着重重困难和挑战。在平定北疆和回部的过程中,他遭遇了敌军的顽强抵抗和恶劣的自然环境。但他凭借着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毅力,克服了重重困难,最终取得了胜利。

史籍记载人物评价:《清史稿》:“兆惠再就围中受爵,得援师克竟其功;而为之援者前则雅尔哈善,后则富德,顾坐法不克有终。”(《清史稿.卷三百十三列传一百》)。

满清建立后,清廷自认正统,对历代华夏疆域都视为清之疆土,自然是要收复的,但事实上仅仅是收复一部分,汉唐西域之地还有不少没有收复比如中亚地区,收回的只是部分内部疆土。

到了1840年以后,清朝割地赔款,大片国土沦丧,沙俄侵占的华夏故土最多,约三百多万平方公里土地,这些地方物产丰富,矿产资源多,尤其是对后世工业化发展至关重要的金矿,铁矿,铜矿,煤炭,石油,天然气等战略资源都被满清的愚蠢行为便宜了沙俄,导致后世随时面临能源供应被掐脖子,对安全利益构成威胁。”

天幕还播放了六十年代珍宝岛战争的记录片,万界那些领兵打仗的皇帝,将领一看就明白为什么为了一块小岛会引发战争了。

天幕:“华夏疆土没有一寸是多余的!”以此结束了这期内容,万界古人们又炸裂了。

原本还有得意的清朝皇帝们又一次被万界之人群起而攻之,文人墨客们更是口诛笔伐,骂人还不带一个脏字。

清朝康熙皇帝看到天幕那一串串弹幕内容,气得是当场吐血,雍正更是气得昏死过去,年轻的乾隆帝直接傻眼,他要真的无法意识到自康熙到乾隆时间的错误,那么历史的耻辱将不可避免,这回清朝所有的帝王将相算是明白丢弃的地方原来是个聚宝盆。

同样万界之中秦,汉,隋,唐,明各朝帝王终于看明白天幕那句:华夏疆土没有一寸是多余的真正含义。

天幕关闭,而现代社会的林枫与武珊珊通过双系统知道了各朝古人们尤其是帝王反应后,商议了一阵,决定利用双系统的功能给万界古人好好上一课:什么叫资源,什么叫工业化及工业血液,不存在可丢弃的蛮荒之地,而是财富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