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帝沉默良久。
“然朕已经出兵,又如何能够退呢。”
郭绶:“此事极易。臣听闻周廷的华亲王已死,太子被软禁,骤月之间,周廷已折了两个臂膀,国家震荡。且周廷南方叛乱尚未平息,必然无暇北顾,我们与他讲和,他们必欣然答应。”
“且令燕寿喜在雁门打一场胜仗,再与他们讲和。”
“是。”
……
数日后,平原一战,周军因多为步军,难敌北燕铁骑,大败而归,损失千余人马,将领损失数人。
雁门关将军府收到战报,顿时陷入恐慌之中,所有将领都认为燕军会乘势南下,夺取雁门关。
然而萧牧却坦然自若。
“诸位放心,燕军必然不会前进,而会按兵不动。”
众人不解,但不久就传来前线战报,说燕军推进到雁门关外百里后便安营扎寨,没有前进。
萧牧:“不出本王所料的话,北燕马上就要与我们讲和了。”
陈德忠:“那正是我们想要的。”
“不,我们可以要更多。”
众人不解地看向萧牧,萧牧神情自若,低头撇着茶盏的浮沫。
……
果不其然,北燕很快就派使臣来与大周讲和了。
谈判桌上,剑拔弩张。
北燕使团仗着打了几场胜仗,颇有些盛气凌人。
“礼亲王,您也看见了,如果真刀真枪地拼起来,贵国一点儿好处也占不到,如今并非是你们打败了我们,我们才与你们和谈,而是我大燕皇帝不忍生灵涂炭,只要你们答应每年供给给我们三百万匹丝绸,二百万斤茶叶,五百万斤香料,我们就退兵。”
这哪里是和谈,分明是在打劫。
还三百万匹丝绸,连根丝我也不会给你们!
萧牧面无表情地看着北燕使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