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更多的星系被发现,文明需要源源不断的将物资和人力从自己的母星迁移到其它的星球上。与古希腊的壮大不同,面对浩瀚的海洋,平凡的人们并没有创建出庞大的宇宙舰船的能力。他们任劳任怨的生活在这片大地上,有时遇到契机,加入庞大的殖民公司,从而踏上了新的征程。有时攒够了足够的财富和工时,兑换了勘探舰,踏上了探索宇宙的道路。
在比图特勒尔进入太空文明阶段的初期,政府秉持先到先得原则,星图发现的星系由谁第一个建立起主权宣布设施,那么这个星系的使用权和管理权就归他所有(所有权掌握在比图特勒尔的手上)、星系内未被发现的行星则作为奖励,归发现者所有。比图特勒尔进入合成人时代后(也就是克隆文明阶段的末期),科学技术水平相较于两个文明阶段前的比图特勒尔已经有了质的飞跃,掌握整个黑洞级星系的物质能量分布信息的准确率都能够保持在98%。这个时候的社统便不再秉持先到先得了,而是将星图上所有标明的星系完全归入比图特勒尔的名下,作为各种各样的奖励分配给公民。
3633年宣布大勘探后,比图特勒尔上合部通过了殖民扩大会议,决定不再将后续所有的殖民星球归入空间体系内,将比图特勒尔的区划回归至2666年,除了一些十分有价值的星球归组织所有外,比图特勒尔释放了大量的具有金发区的星系的使用权,将其完全交付公民。
为了比图特勒尔能够尽快推动文明规模,形成对帽子系的绝对控制,公元3636年,社统推出了“优惠套餐”:每个家庭能够以1万工时/1亿立方千米的价格兑换行星。假设一个家庭有四口人,每人每年工作200天,每天工作8小时,一年便是6400工时,工作两年,就可以换一个地球。而且,这些个星球会交给社统进行宜居性开发和区划建设。
但每个比图特勒尔籍只能兑换0.0000025个星球(2.5·10^-6,也就是四十万籍)。也就是说,虽然一个家庭可能拥有许多工时存量,但依然难以购买一个星球,他们需要以公司、社团、社区的形式来“众筹”出一颗行星。但这对于比图特勒尔的公民们来说,依旧是巨大的诱惑。
这项政策推动后,各大社区云集响应。街道上、店铺内、房屋中、公司里,所有人都在研究哪一个星球更好,哪一个星球值得开发,哪一个星球能够更好的居住。比图特勒尔所释放的这些星球不具有工业规划,取而代之的是大量的农田、都市和交通设施。3636年,消费品和重工业的生产已经被社统完全垄断,面对合道的制裁,比图特勒尔采取了部分的计划经济。
在这个时期,比图特勒尔已经具有了数以千计的都市化星球,那里蓝天白云青山绿水,等待着殖民者们前去探索。
使行星宜居化,离不开环境改造器。它不是什么高大上的东西,大多适用于金发区中的行星环境改造,主要的改造目标有气候复苏、地表塑造、磁场稳定和生态恢复。它的原理十分的简单,一个信息时代的文明掌握了足够的资源和能量就完全足以改造一个金发区行星的生态环境。最为典型的是比图特勒尔帮助雪谧星进行气候复苏,将一颗即将进入冰河时期的星球拉回正常时期。
比图特勒尔还需要使用行星钻机对宜居星球进行钻孔。这种钻孔并不是为了开采其内部的资源,而是需要插入换热管,形成地脉——这种换热管组成的矩阵和地热发电站的原理基本相似,但它们对地热的消耗要远超地热发电站。这些换热管的表层由中子物质建造,内部注入水蒸气——相较于气态金属,水蒸气的相变能够更好的反映出换热的效率。
地脉大多深入地核,但并不长期开放地核区段。每每星球进入温室时期,地脉就会开始源源不断的将地热输送至太空,通过热辐射、动力发电的形式消散。而当星球进入冰河时期,地脉将会在太空吸收太阳能,并将其释放至地心。换热管十分巨大,是按照统一的规制在流水线上制造的,大型号的换热管长度达到了七千千米,直径一百千米。远远地望去,像是镇海神针般直冲天际。
当星球的环境进入稳定期,文明就会开始对目标星球进行殖民,这个时候就需要太空海关。太空海关充当着地空交换的枢纽,是太空文明与大地交流的渠道,本质上也是一种空间站。
从环境改造,到第一批殖民者的到达,有的文明需要数十年,比图特勒尔需要一年。2666年前,比图特勒尔的殖民是十分狂热的,那些技术延续了下来,并在后来为了空间拓展服务。现如今,比图特勒尔的空间发展已经达到了繁荣,重启殖民是必要的手段。
环境改造器大多由六个设备组成一套。这六个设备的功能基本相似。它们建设在太空中,保持着一定的速度避免坠入轨道。它们十分庞大,像一个倒扣的碗。除了建造时需要大量的工程船和货舰,此外的行星改造过程基本不需要人力。这些设备可以释放惰性气体、填充氧气和水蒸气等、发生雷击、喷涂地形。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行星钻机一般用于对行星进行钻孔和资源开发。这种机器的母体十分巨大,与一万千米级空间站相似。从舰船上望去,它几乎横跨一颗类地行星。它的子体和高楼大厦一般大小,钻头使用中子物质,配备高能量的炸弹,用于摧毁坚硬的地壳。行星钻机十分稀少,比图特勒尔并不具备大规模使用行星钻机的能力。对于大型天体的开采,大多使用开采空间站,轰击一大片岩层,并使用引力光束将其捕获,使其脱离星球表层,牵引至空间站较近的区域(大多是一百千米)后使用高能量的光束轰击成碎片,并释放大量采矿无人机进行开采。有时也会使用末日级工业舰,释放高能量的轰击波进行天基轰炸。后两者的原理基本相似,都是通过剥离岩层、牵引、碎片化开发的方式进行资源采集。
在行星上建立地脉组织曾是比图特勒尔的宏大理想,就是将众多的换热管插入地表,形成庞大的地热交换组织,以控制温室效应和冰河效应。比图特勒尔作为宇宙游子,能够获得一颗稳定的母星简直是如鱼得水。而大型号换热管的问世,使这个梦想成为了握在手中的星。
太空海关多用于没有建设星环基地的殖民星球上空,它能够毫不费力的通过地空运输系统进行物资和能量的运输,本质上是一个物流枢纽。
上合部的通过五年的开发,已经培育出了数以万计的宜居星球,等待着公民们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