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北庭之殇(九十)

历史。

大徵武德三年,立秋。

中洲持节使团千里迢迢终于在凛冬之前来到了北陆的中心,他们站在北都城的脚下,发出跨越大地的感慨,那几道人影停留在那座雄伟的大城下,仿佛旅人置身雄山之间,不见远天阔海,城池巨影遮蔽天地,如此盛景千载难寻。这些出使的中洲人在震撼之余也在努力地将北陆浩瀚的原野与眼前这一座恢宏雄伟的城池联系起来。

他们发出质疑,问向天地。

蛮族人是如何在一片贫瘠的土地上建造出这样一座足以横亘千古的神都!

草原的子民以昔日西西姆里丘陵上的北庭宫为中心不断将城墙拓宽,甚至历史性地将马戈河与沃姆河连接在一起,使一条从未在羊皮卷上出现过的河流穿越整座城市。北都初貌,犹如盘踞在地的蛮族武士缓缓摘下铁面,他目光如炬,环臂如山护住这座北陆都城的骨骼和血脉。

铁骑夹道而立,苍黄大纛宛若原野间翻涌的浮云,雄阔的战马翻蹄刨地,近四丈高的南门底下,裘袍灰衫的礼官沉默地迎接着大徵使团的到来。

这是徵朝在幽北兵事后的第一次出使牧马国度,中洲人希望借着这一次外事解决两国在北三州的战事。

羯鼓长鸣。

北都城帝宫的蛇阶上,侍女们拥着使团向高处走去,年轻的蛮族女孩们好奇地探眸向这群衣着华贵的中洲人。女孩们的笑容如太阳般明媚,中洲的来客颔首而笑以回应这些蛮族姑娘炽热的目光。

环阶尽头,高大的侍卫拦刀于石拱下。

“只能承议郎一人进宫。”礼官对徵朝使臣耳语几句,后者会意颔首。

两列侍卫撤下交刀,礼官继续向前,使臣从队列里走出,跟在礼官身后默默地打量这些蛮族武士,皮甲缝隙间虬结的肌肉让他有些不安。其他随行人员则跟着侍女向另一个方向的宴场步进。

两人一前一后步入大宫内。

沿途,使臣犹豫道:“上君要直接见我吗?”

“依礼制,应当是在宴后次日贵使方能与尊上单独会面。”礼官无奈地笑道,“不过,尊上并不是一个循规蹈矩的人,我也是在前一天才接到尊上的命令,因此只能临时将会面的地方放在旧宫里,还望贵使莫要见责。”

“既是上君的意思,我等亦不敢怠慢。”使臣连忙道,“不过,您说的旧宫是?”

“就是昔日北庭宫还未修缮的旧殿,听说角落还有当年留下的血迹。”礼官轻声说。

“血?”

“不可多言,但凡北庭时事,贵使还是少提为好。”礼官提醒道。

“是。”使臣连连点头。

帝宫内不似北都城那般喧闹,沿着狭长的宫墙,两个人走了许久,直到面前出现一扇高大古朴的木门。

“尊上就在里面。”礼官对他耳语。

“没有……侍卫吗?”使臣愣了一下,却见门外空空如也。

“到了宫内就不需要了。”礼官神秘一笑,“在北陆,没人瞒过尊上的眼睛。”

“什么?”

“这片土地和我们中洲不同啊。”礼官低低地说。

“我们?”使臣瞪大双眼,“你也是……”

“我来自幽北。”礼官摇摇头,“以后的北都城还会有更多幽北人,相比起上京城,这里更容易让人看见希望啊。”

“敢问大人尊名?”

“良徽。”礼官轻笑道,“说文和雅言两部祁书中分别为良与徽做了释意,良,善也,徽,亦有善意。”

“善名。”使臣点头,“既然大人之名取自祁书,我等同为祁人,为何要远离故土,到这茫茫原野中寄人篱下?”

“前虞非祁,今徵亦非祁。”礼官轻轻摇头,“尊上是不一样的人,贵使若真有意相谈,最好还是开门见山地说。这里没有那些中洲官场上的话术,更不会有弄权之人相近左右,所有人都在为拉动整个帝国而努力前行,那些战争也都是为了构筑北陆的未来,仅此而已。”

使臣低头略作思索,一言不发。

礼官暗暗看了他一眼,压低声音道,“贵使拥有上京的特命全权,想来也有信心要结束三州之战事。北陆虽已经历千载,且每一位草原的霸主都渴望打破昔日北陆以武为尊的秩序,但在这些人中,恐怕只有尊上才真正知道这片土地需要的是什么。”

“那我应该说些什么?”使臣皱眉道。

“凭心而述,想要打动别人,首先得打动自己。”

“那……有没有什么事情能够触动上君呢?”

礼官侧身而让,笑而不语。

灰黄色的木门缓缓内收,尖锐悠长的开合声刺颤着使臣的心觉,他还没看清门旁垂首的礼官面庞下似笑非笑的神情就不受控制地走进了这间大殿里。在门缝开出一线的瞬间,他的身子就已经开始向前。他竟一刻也等不下去。

殿内昏暗,长空间高悬的耀日完全透不进来。

借着壁柱上的灯盏,光晕粗浅分明,顺尘而下。虽然还未见到礼官所说的旧宫角落的血迹,但此间昏阴却让他感觉到前所未有的压抑,好像是绵羊走进住着狮子的洞穴,无声无息中更透着几分诡秘与惊悚。

小主,

脚步声起,踏上临时铺开的柔皮毯后,徵朝的使臣见到了传闻中的文启皇帝。

没有想象中的高大威严。

长案尽头的铁座前,清瘦的男人缓缓转过身来,漆黑瞳子居高临下,金色宽袍从两肩垂起垂落,宛若鎏金般的长瀑从山巅坠落,长瀑之上亦如山峦般难见全貌。皇帝的脸上没有任何情绪。使臣深深地吸了一口冷气,他感觉浑身一轻,面前这位似书生般柔弱的男人直起身的瞬间仿佛撑开了这座旧宫里所有的压抑。

“上京可有什么变化吗?”皇帝负手而立,没有多余的问候,率先开口道。

“变化不大,还是上君曾住过的那个上京城,晚清湖仍是红舟相连,长天街的两排花灯重新贯通了三九里暗巷,在下去年也随孩子们逛到了那里,那儿的灯火现在能一路烧到京河河畔的柳木。只是换了新皇帝,换了……新的台阶罢了。”使臣躬身作礼,拢手背诵先前拟作的对答,但他的话音在最后却越来越低,因为他听见了一声长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