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威望日盛

有了大王的口谕,子受更加不再顾忌大祭司的意见,坚决排斥在自己的大婚典礼上使用人祭。

但此举却也招致了众多的王室贵族的鄙夷和侧目。

甚至还有恶语诅咒:不用人祭敬奉祖先、神灵,必将遭受报应!

对此,子受我行我素,不予理睬。

他更多的注意力是在民众的疾苦上,是在自己势力的培养上。

“寿炕”,让百姓度过了一个温暖如春的暖冬。

任由外面天寒地冻,我在寿炕纵享天伦!

“寿炕”,字如其名,赐百姓温暖,让万民添寿!

并且,在《殷商字典》后来的版本,又加上了一个新造字——炕。

炕字的注解为:大商储君寿王发明,以火灶暖床之法。

这个字的出现进一步丰富了字典的内容,也展示了寿王对于人民生活的关心。

说到字典,春节过后,一个个喜讯接踵而至。

子受当初委托给向挚去做的三件事,前两件事已经落实到位。

只是第三件事,尚未得到朝堂一致的认同。

众大臣的意见是:血统不正、血脉不纯,连学习文字的资格都不应该有,更谈不上学而优则奖了!

至于让那些没有王室血统的人,能够来到朝堂考试,那更是绝对不允许的!

朝堂是什么地方?是那些下等人可以登堂入室的地方吗?

子受也不意外,便传达给向挚自己的意见:“没关系,就在国学院考试即可。”

由于朝廷推荐、官方认可,而且还是即将开办的国学院入学的教材。

于是《殷商字典》得以大卖,成了绝对的抢手货!

年前刻制的全部售罄。

向挚已经着手建设“大商国学院”,第一期招收的人数为两百。

当然,由于大商的实情,面向的对象,还是王亲贵族的子弟,以及下面诸侯国的子弟。

而这些人,本身就有一定的文化基础,培训起来也轻松一些。

为了国学院的顺利举办,子受根据自己的记忆,整理了一些教材。

比如《三字经》、《千字文》,还有前世记忆中的经典名篇,这些全部经过了一番改头换面,写出了适合大商学子阅读的读本。

这些读本,最初先给了向挚。

向挚这老家伙,哪里见过这样传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