寅恭时赞赞,辰告日乾乾。
枫升咸钦若,槐厅各慎旃。
缉熙崇圣学,主一悟真铨。
将诗赋作好李禾又将《圣谕广训》默写上去,一笔一划写的极为认真,等到默写完成李禾就开始专心思考这篇四书文该如何作答了。
“民既富于下,君自富于上和”取自《论语》的《颜渊》篇,原文如下:
哀公问于有若曰:“年饥,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对曰:“盍彻乎?”曰:“二,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对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意思就是鲁哀公问有若,遇到饥荒,国家用度不够,怎么办?有若说,何不用“彻”法?(彻法是周代的一种赋税制度,简单说来就是农民耕作九份私田算自己的,另耕作一份公田的产出交给国家。)
考官出题的目的,是想让考生论述民富与君富(国富)的关系。
拜这么长时间的朝廷邸报的熏陶,李禾只是微微一思索就写下了破题——“民既富于下,君自富于上”。
李禾破题,并未选择要谁富裕,而是认为要共同富裕,不过富裕应该自下而上。老百姓在下,只要他们富裕了,君主就自然会富裕。
这也就是所谓的“藏富于民”。
李禾又写下了承题——盖君之富,藏于民者也;民既富矣,君岂有独贫之理哉?有若深言君民一体之意以告哀公。
接下来李禾就开始叙述了——盖谓:公之加赋,以用之不足也;欲足其用,盍先足其民乎?诚能百亩而彻,恒存节用爱人之心;什一而征,不为厉民自养之计,则民力所出,不困于征求;民财所有,不尽于聚敛。
然后李禾就开始举例说明该怎么藏富于民,里面列举了一些有用的措施,不过都是不出格的,最后李禾还给上头的画了个大饼,他写道——饔飧牢醴,足以供宾客之需;车马器械,足以备征伐之用。借曰不足,百姓自有以应之也,又孰与不足乎?
意思是不管你想搞啥事儿,吃穿用度、打仗征伐,钱粮不足的时候找个由头就向百姓征收。虽然李禾也知道这么写其实是对底层民众的不公平,但是没办法,这个朝代的阶级森明,哪怕自己心里想的是让百姓们过上好日子,想的是人人平等,可是这个朝代是不会认可李禾的思想的。
这早在跟李楠他们对于节孝祠的不同看法的时候李禾就注意到了自己思想的问题。
而他只能隐藏自己的想法,等到一天自己登上高位,自己才能实现心中的抱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