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浙省余波,铜墙铁壁

想到这,赵云提枪上马,带着三万大军开拔,主动迎击魏王残党。

赵宇和李飞两个魏王心腹满脑子都是帮魏王报仇,哪里过得了领兵将领是谁,更顾不上他来了多少人马。

哪怕今天是百万雄师,他们也要为他们的主子报仇。

知遇之恩,恩同再造。

赵宇和李飞一个手提钢枪,一个手持双刀。

见赵云提枪赶来,两人立刻拍马上前。

将是兵的胆。

杀了赵云,纵有十多万大军,他们也有信心破之。

可是,他们明显有些天真。

面对赵云这样的绝世猛将,只三两个回合。

赵宇便被一枪刺死,挑落马下。

李飞见状怒火更甚,不顾自身,想以命换伤。

哪怕是死,也要咬赵云一块肉下来。

可他明显低估了赵云的武力,也高估了自己的武力。

只见赵云轻扫枪花,便打掉了李飞的双刀,接着一枪刺入了李飞的胸膛。

至此,魏王最后两个忠心将领彻底下线。

接着,在赵云斩杀敌将的刺激下,十数万大军士气高昂,铺天盖地般杀向了魏王残党。

两万大军见主将被杀,本就士气低落,群龙无首。

被这十数万大军围杀,他们是上天无路,下地无门。

仅仅两个时辰,便被斩首万余,降者无数。

消灭完残党后,赵云鸣金收兵,准备继续修缮金州城墙。

他还把战报以及浙省现在的情况写成奏折,快马加急送到京都。

徐天华看后心情愉悦至极,有这样的大将在手,天下根本乱不起来。

他下令让赵云留下五万大军辅助浙省稳定局势,魏王很多部队都是徐天华暗子,可以用于稳定局势。

浙省精锐被秦京观带走了三万,之前还调走了五万人去帮闽省弹压,后来倭寇势大,才让秦京观又带了三万精锐前去,到现在也只是稳定了局势。

直到戚继光被徐天华抽出来重用,闽省的抗倭形势才发生翻天覆地的改变。

戚继光到任以后,训练新军,启用新式兵器,打的倭寇抱头鼠窜。

秦京观对戚继光佩服不已,连番向兵部上奏折,祈求留在戚继光的手下担任将领。

跟着这样的将领打仗着实痛快,平时沿海将领畏之如虎的倭寇,都被他打的抱头鼠窜。

还有什么比这更畅快的事情吗?

当然,兵部不会同意秦京观的上书,他作为徐党控制浙省兵权的重要一环,怎么能留在闽省呢?

那里已经有了一个戚继光控制局势了,而且已经树立了威信,掌控了兵权。

秦京观留在那意义不大,而且就是因为他率领部队都在闽省的缘故,导致这次平定魏王叛乱,竟然要从苏省调兵,差点坏了徐天华的大事。

要不是他在魏王身边早有布局,这次说不定真就成了麻烦事。

魏王腐蚀的不少军队,都是徐天华安装授意的。

这不,转瞬间叛了六万人。

陈天生的荒唐行为传到了徐天华那,他并没有说什么。

手下人好控制是好事,太无欲无求了,领导反而会提防你。

没什么追求,领导拿什么激励你?

难道靠家国大义?

读书人都能数典忘祖,卖国求荣。

虽然世上有的是忠君爱国的人,但是领导还是喜欢重用有缺点的人。

有缺点就代表好掌控,不会跳出领导的手掌心。

就在徐天华以为浙省事情已经尘埃落定的时候,浙省爆发了一场声势浩大的起义。

面具组织煽动山林土匪,强盗巨贼以及忽悠的穷苦百姓,攻破了金州府泗县,岚县,丰县等地。

金州府府军不过五千,恐怕很难抵挡这十多万贼人。

金州府知府慕容云海当机立断,通知还未沦陷的县城死守待援,然后飞鸽传书到杭府请求支援。

同时,收集大量滚木礌石,箭矢羽箭,又把老百姓家的粪便一起收集起来,他要打一场持久战。

死守金州府。

慕容云海知道,这是自己的机会,如果这次守住了金州府,以徐相的为人,肯定不会亏待于他。

听说秦京观一心想留在闽省戚继光手下,而徐相刚好没有合适的人选来代替他。

如果这时候自己表现出卓越的军事才能,肯定能走入徐相的视线。

金州府起初并不是一个富裕的府城,他的经济甚至在浙省只能排第十一位,连前三的一些县城都比不过。在他的努力下,才不断发展起来。

但他这个父母官却永远只是个区区四品,原地踏步十多年啊!他太想进步了!

他在金州府十多年了,真的待够了。

他把金州府经济从第十一名带到第四名,已经耗尽了金州府的潜力了。

他的成绩其实早就够升迁了,可惜当年站错了队。

虽然后面及时改换门庭,但终究慢人一步,进不去嫡系圈子,导致现在还在原地打转。

这次机会抓住了,他可以少奋斗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