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原来徐天华批阅的奏折也不多,一般都是让六部处理完,只挑一些重要的军国大事给他。
至于现在,那是徐天华为了满足女帝当皇帝的权力欲望,直接一股脑把全国的奏折都给她了。
看着一千多道奏折,女帝也不敢让上官惜云帮忙批阅。
万一惜云出了差错呢?
最少会让一个县生灵涂炭啊!
休息了不到半炷香的时间,女帝又开始奋笔疾书的批阅奏折了。
这谁啊!写这么长,全篇吹捧徐天华,没有一点营养,这样的人能当县令?
可气可恨啊!
浪费她好久,以为他要说什么大事,结果全篇吹捧,女帝真想找人揍这个县令一顿,出出心中的恶气。
很快,女帝就把这份奏章专门挑了出来,派人送给了徐天华。
徐天华也很好奇,不知道小女帝耍什么花招。
看着这县令沉重的开头,冗长的篇幅。以为这个县令有什么大事报告,而女帝决定不了。
于是,徐天华耐着性子读完了奏折。
三分之一炷香后,徐天华被气笑了。
他知道女帝为什么送这份奏折来了,合着被耍了。
徐天华让吏部官员送来了这位大县令的履历,又让户部官员送来了他们县的经济数据。
好家伙,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当了两年县令,他们县硬是从全府第二跌倒全府第十。
人才难得啊!
只见徐天华迅速在另一张纸上奋笔疾书,写完后,直接让人送给吏部右侍郎。
这种事儿,甚至不用李春芳出面。
手下人就能给办了,左右不过一个小县令罢了。
然后从本届科举进士中,找了一个数科比较好的人才,让他前去担任县令。
女帝也没空关心一个县令的生死去留,她还得批阅上千道奏折,估计饭都不用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