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着兵部的官衔,不敢不来。”马光祖应答自如,毫不怯场,寄禄官是大宋官场的常态,莫说是马光祖,全绩也挂着临安府提刑呢。
“你说枢密院分了兵部的权,那各厢、乡、番等诸军也归枢密院统辖吗?”全绩再问。
“相帅所言不差,但朝廷又在各州府重镇设了制置使,制置使有权调节地方兵马,兵部哪问得动这些封疆大吏?”枢密院分了兵部之权,制置使又掌控着厢军,哪怕是一个屯田使也是朝廷直接任命,大宋的兵部早就是个无权堂部,尚书、侍郎乃至十案功曹都是差遣官的后缀。
“谁人说的制置使混淆屯田兵马为厢军,本帅怎么从来没听过,你竟然有这胆色,那本帅就称称你的分量,马光祖听令。”全绩回京前已经是摩拳擦掌,如今更要大刀阔斧,马光祖这种能吏可堪一用。
“相帅,下官只是归京述职……”马光祖对全绩是由衷的敬佩,但不能忘了本职工作。
“无妨,明日本帅便上书官家,兵部官员各司其职,处州知州的位置自然有人会去顶替。”全绩如今的权力已经达到了生杀予夺,更何况马光祖还是兵部官员。
“下臣愿听相帅安排。”马光祖拱手回应。
“即日起你便会两浙屯田使处公干,给本帅理一理其中的猫腻,尽详尽细,不可马虎。”全绩就要拿京畿开刀,破一破屯田这一块油水。
“是,相帅。”……
是夜,侯府来了请帖,是少师杨石托人送来的。全绩简单换了一身衣物,便去对门杨府赴宴。
初入门,便见杨石在庭院等候。
杨石,字介之,冀王杨次山之子,杨太后的兄弟,嘉定十五年,以检校少保进封开国公,赠少师。
“国公爷太客气了,绩是晚辈,怎劳国公爷如此大驾,折煞了,折煞了。”全绩上前殷勤拱手道。
“世侄啊,杨、全本一家,不说两家话,老朽知道公务繁忙,今日厚着脸皮做个东,请。”杨石性情淡泊,不欲权利,当年杨太后垂帘听政,也是杨氏兄弟力劝杨太后归政于朝。
“哪里哪里,您先请。”二人入了堂,方见杨谷。
杨谷,字维之,冀王长子,官拜太傅,保宁军节度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