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

盖州传 于学忠 753 字 7天前

顺治十年,春风又绿辽东岸,万物复苏,生机盎然。辽阳古城,历经战火洗礼后,在清辉的照耀下,渐渐恢复了往日的宁静与繁华。这一年,是清朝入主中原的第十个年头,顺治帝高坐于紫禁城的龙椅之上,目光却穿越了千山万水,落在了那片遥远而辽阔的辽东大地上。

辽阳城外,桃花盛开,粉白相间,如同织锦般铺展在碧绿的田野之上。村舍间,炊烟袅袅升起,与远处轻纱般的晨雾交织在一起,勾勒出一幅宁静祥和的田园风光。

“爹,听说皇上要在咱这辽阳设府了,是真的吗?”李老汉家的院子里,年轻的李明辉正兴奋地拉着父亲的手问个不停。

李老汉放下手中的锄头,擦了擦额头的汗水,笑道:“是啊,孩子,听说还要设县呢,咱们汉民的日子怕是要好过了。”他的眼中闪烁着希望的光芒,那是对和平生活的渴望,也是对未来的无限憧憬。

不久,圣旨下达,辽阳正式设为府,下辖辽阳、海城、盖州等县,一时之间,整个辽东地区沸腾起来。百姓们纷纷走出家门,庆祝这一历史性的时刻。盖州,这个原本只是海城县下辖的一个小镇,也迎来了它的春天。

转眼间,四年过去,顺治十四年,辽阳府的风云突变。一纸诏书,辽阳府被废,海城与盖州正式分置,各自为政。这一消息,如同晴天霹雳,让盖州的百姓既感震惊又充满期待。

盖州城头,新任知府赵文远望着远方连绵的山峦,心中五味杂陈。他深知,分置对于盖州而言,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如何在这片土地上建立起一个繁荣、和谐的新家园,是他面临的首要任务。

“大人,盖州地处边陲,资源匮乏,百姓生活困苦,咱们该如何是好?”师爷李墨忧心忡忡地问道。

赵文远沉思片刻,眼中闪过一抹坚定:“我们首先要做的是安定民心,然后发展农业,兴修水利,同时鼓励商贸,吸引外来投资。只有这样,盖州才能走上繁荣之路。”

于是,一场轰轰烈烈的改革在盖州大地上拉开了序幕。赵文远亲自下田,与百姓同甘共苦,他的身影穿梭在田间地头,成为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在他的带领下,盖州的百姓们纷纷响应,大家齐心协力,共同建设家园。

夏日炎炎,盖州城外的河流因连日干旱而几近干涸。农田里,庄稼枯萎,百姓们愁眉不展。赵文远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深知,如果不能及时解决水源问题,今年的收成将毁于一旦。

“我们必须找到新的水源!”赵文远在知府衙门内召开紧急会议,他的声音坚定而有力。

经过一番勘察,他们发现了一条隐藏在深山之中的溪流。然而,由于山路崎岖,难以通行,要想引水入田,难度极大。

“大人,这山路太险了,恐怕……”师爷李墨欲言又止。

“没有退路可言!”赵文远斩钉截铁地说,“为了盖州的未来,我们必须迎难而上!”

于是,一支由青壮年组成的队伍,在赵文远的带领下,踏上了开辟水路的艰难旅程。他们翻山越岭,披荆斩棘,用血肉之躯硬生生地开出了一条通往希望的道路。

经过数月的艰苦努力,清澈的溪水终于流入了干涸的农田。那一刻,所有的疲惫都化为了乌有,取而代之的是无尽的喜悦和自豪。

随着一系列改革措施的深入实施,盖州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田里,庄稼茁壮成长;市场上,商品琳琅满目;百姓们的生活水平显着提高,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赵大人真是咱们的好官啊!”茶余饭后,百姓们纷纷议论着赵文远的功绩。

“是啊,没有他,咱们哪能有今天的好日子?”一位老农感慨地说。

赵文远走在街上,听着百姓们的赞誉声,心中充满了欣慰。他知道,这一切都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他更加坚信,只要官民一心,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顺治改制,不仅让汉民感受到了朝廷的关怀与重视,更激发了他们建设家园的热情和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