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

老韩就是军中刺头之首韩德,是大家眼中的风云儿,众人联想到这等猛将挥着锄头在田间拼死劳作的画面,皆轰然大笑起来。

笑了片刻,一名年纪稍长之人摆手道:

“这你们就有所不知了,对于家中劳力缺少的门户,官府还能借他们耕牛助力。前日在讲武堂,我与老韩坐在一道,他说他家借到一头耕牛,这几日便能种完地,他还说今晚讲武堂,定要早些赶去,抢个好位置,好与教习好生说上一番话哩!”

“哎呀呀,俺这几日忙着种地,若非兄弟提醒,差点忘了晚上还有三日一次的讲武堂!”

“好你个贾三,竟然忘了今晚的讲武堂,须知这是我等兄弟从军以来,最快活的时光啊!”

话题移到讲武堂三字,众人兴致顿时更高,七嘴八舌,议论纷纷。

一人道:“前几次听了伍子胥投吴报仇,吴起练魏武卒,王翦六十万大军灭楚的故事,甚是过瘾,也不知今日教习会说哪位猛将的事迹!”

边上另一人接话道:“此前说的都是先秦名将,某倒希望教习能说说本朝的名将。”

又有一人“不怀好意”,捉狭道:“本朝名将?你指的是大魏朝,还是大汉朝啊?”

那人瞬间涨红了脸,喃喃道:“我等既然顺了大汉,那自然是指大汉的名将,再说了,我等本西军将士,大魏名将,又有哪个不认识?”

一阵哄笑中,一名长者起身道:“好了好了,大家伙儿下午得抓紧耕种,莫要漏了晚上的讲武堂,不然有得尔等后悔!”

草棚中的诸人显然已经休息得差不多了,在这名长者激励下,纷纷起身,抓起地上的农具,转眼四散离去。

徐庶听到这里,终于明白过来,原来这些人原本是魏国西军将士,看样子是在战败后投降了大汉,官府推出什么“均田之策”,以田亩笼络,又有众人口中教习,教导以名将事迹,使得这些人投降归附,愿以汉家子民自居,念及于此,他心中顿时对均田之策与那位神秘的教习生出极大兴趣。

和水吞下最后一口干粮,徐庶起身拍了拍尘土,翻身上马,继续往天水冀城飞奔,紧赶慢赶,终于在一个时辰后,抵达冀城东门。

城门四周布满汉军打扮的守卫,戒备森严,徐庶下马,递上诸葛亮的书信,表明来意,守卫见是丞相亲笔画押的信笺,不敢托大,请徐庶少候,亲自往城中太守府禀报。

小主,

不多时,一名长相英武的文士飞奔而至,大笑着相迎道:“原是颍川名士、陛下与丞相故交徐先生来访,襄阳马幼常特来迎接!”

徐庶年少时曾在荆州游学,马氏五常之名自然如雷贯耳,而且马谡身为诸葛亮最为倚重的学生,被委任为陇西长官,这些事项诸葛亮在临行前都曾细细分说,当下抱拳道:

“久仰幼常之名,今日一见,果然一表人才,名不虚传!”

“区区薄名,不想有辱清听!”

马谡含笑抱拳,谦逊寒暄两句,作势邀请道:“谡已在城中备下酒席,专为先生接风洗尘,还请移步城内叙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