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他的经验中,治军之道,在于准确识别将领的才能品性,因其才具性格授予职位,并分配其才能足以匹配的任务。
循着这一套以人管军的方式,无论是对敌还是为政,皆能收预期之效。
但诸葛亮不然,他的治军之术另辟蹊径,自成体系,旷世未闻。
掌军不过半个来月,他几乎重组部署建制,创办新的命令传送之法,他甚至能准确报出每一位伍长的姓名,每每临阵,他的命令可以立时传达到每一队什伍之中,前线敌情的变化,也能瞬间反馈回统帅所在。
防御浮山期间,匈奴人仗着人多势众,屡番攻上山头,形势几度危机,有好几次攻势猛烈,甚至令刘备也感到绝望,几乎要亲自上阵拼命。
但诸葛亮沉着淡定,凭借一道道流水般的指令,一什一伍穿梭调动,往往能在不动声色间挽回局势,救败军于水火。
这套高超的临阵指挥之术,诸葛亮称之为正兵之法,循着这套办法,全军反应迅捷,进退如一,堪称如臂使指。
与此同时,他对器械也有更深的认知,再是无用的一车一箱,一木一石,在他手中排用落列,自然而然便能生出诸般妙用。
譬如浮山防御战后,收集马匹身上的油脂一举,这是刘备无论如何都想不到的,但在今日却发挥了意外功效。
故而半月以来,任匈奴攻势如潮,强横爆烈,汉军岿然不动,只当他清风拂岗,明月照江。
如此倒也罢了,偏偏他对地形、气候的认知,更有独到之处。
譬如今日行军途中,诸葛亮一眼便看中这左倚石堆、右靠密林之处,提议结阵防御,依靠地利与占据兵力优势的匈奴人周旋,且真的占据了大大的上风,仿佛提前做了预演一般。
诸葛亮不仅文治赫赫,这番战场筹划调度之才,更令刘备汗颜,心道便是二弟关羽复生,也不外如是了。
一想到关羽,他的心头猛然一紧,脑中倏忽闪过一个念头:
“倘若那日我取了士元上策,那么士元未必战死,如此一来,孔明只管坐镇荆州,无需提兵西进矣,那时他与云长一文一武,相得益彰,江陵自然也就固如金汤,万无一失,云长也无殒身之虞,哎,可惜啊……”
就在他神游天外之际,阵前的对决已分高下。
张苞领着虎步军,以箱车拒马为靠,反向冲锋,辅以后排弓弩手连绵不断无差别的箭雨弩海,杀得匈奴骑兵尸骨如山,血流成河,余者惴惴,不敢再冲,败下阵去。
汉军将士高呼胜利,却闻诸葛亮幽幽叹道:
“可惜此处只来了万余敌手,呼厨泉帐中当还有三万之数,若能再引一万人马来此,则伯约擒王之计,当再添三成胜算。”
刘备闻言,微微一笑,收敛心神,猛然喝道:
“叔至,竖我将旗!”
说话间,跳下将台,翻身上了一匹雪白神骢,自顾驱马前进,踏至阵前,气贯丹田,凛然喝道:
“汉室后裔刘玄德在此,蕞尔匈奴,还敢放手一战否?”
他年岁已高,声音不甚洪亮,但此刻居高临下,又有北风相送,一时方圆数百步内,皆清晰可闻。
远处是熊熊燃烧的大火硝烟,背后一杆绣有“刘”字的高大旌旗高高竖起,其情其景,昭烈非常,引得周遭汉军热血沸腾,齐声呼喊,万胜之声,放声响彻,似要冲破云霄。
曲备面色铁青,钢牙欲碎,沉默良久,召来一名亲信,咬牙道:
“快请单于派兵来援,今日不杀刘备,誓不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