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王,酒来了,窖了五年的神仙醉。”
“嗯。”
李烨将两个酒樽摆好,倒满两樽。
“子风(伍云召),这可是好酒啊,当年虽然囤粮练兵,但也向世家和其余诸侯卖酒,来购置铁矿、马匹等,实际上能咱们享用的也不多,现在国家小富了,你我却不能再共饮此酒,着实可惜啊。”
李烨拿起一樽酒,向西南方,倒入池塘里,随后将酒樽也丢了下去,自己端起另一樽,做敬酒动作后,一饮而尽。
“伍云召,一路走好。”
祭奠一番后,李烨还在思考对于伍云召的后事追封等。
原本对于封侯之事,李烨是计划等一统天下,正式建国后,再对群臣进行册封,但现在不行了。
伍云召地位不低,征西将军,四品官员,更是实权将军,如果他战死了,朝中没有加封,绝对会寒了军心。
每个王朝,对于封侯之事,都有不同的划分,魏国作为新兴的王朝,自然也有一套自己的封侯套路。
关于怎么封侯,在扫灭梁国之后,李烨就找过一众心腹官员,进行过分析,等级制度已经弄出来了,不过是没有实施而已。
封侯,什么侯不重要,臣子们真正看中的是爵位代表的封邑,封邑多者,收入就多,而且封邑是世袭的,这才是臣子们真正奋斗的目标。
官职再高,也传不下去,世袭的食邑,可是能给子子孙孙享用的,这才是回馈到家族上的好处。
在和沮授、田丰、刘伯温、范仲淹、贾诩、郭嘉、李孝恭、崔琰等人商议过后,魏国的爵位,将直接和总户籍挂钩。
各地贫富不一,而且贵族虽然没有当地的行政权,但他们收取封地赋税,将影响地方上的稳定。
所以魏国对于贵族封爵的食邑,采取总合制,直接明确给出收封者多少户,在每年的全国税收收上来后,用总税收除以户籍,得出每户缴纳的税赋,在由中央直接发放给贵族。
爵位在地位上,分为王爵(八千户至一万户)、国公(五千户至八千户)、郡侯(两千户至五千户)、县侯(八百至两千户)、乡侯(三百户至八百户)、亭侯(五十户至三百户)。
爵位传三代后,若后代未有功于国家,爵位自降一等,削爵后,食邑取中。
封爵,分得时候看着壮观,但必须得考虑后续的国计民生,分出去,就成为了别人的私产,即使是李烨目前决定推行的新爵制度,如果对所有的功臣完成封赏,他们每年要从国库拿走的,也不在少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