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起冲突,那么她一定不会在现场。”王凯想也没想,直接纠正。他并不是看不起这个外单位刚调进的人,王大顺也很优秀,但并不是体现调查办案上,可能办公室主任更适合。但现在并不是追究责任的时候,也不是问责发难的时候。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好的,我马上去问。”王大顺连忙点头。
案发现场没有冲突和矛盾。王凯在白纸上写下这句话,同时又把这句话划了一条线,后面再加了个问号。
案发现场?案发现场的报告。“鉴识组的报告呢?”王凯转头寻找朱大传的身影。朱大传是签识组组长。不找他,王凯还能找谁?只是这位朱大传警官,通常不按套路出牌,经常缺席会议,而理由通常只有一个,那就是忙。忙什么?检查化验。
但这样一个极为重要的刑事案件,签识组不可能不参加。所以,朱大传人在哪?
在会议室的一个角落。
朱大传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慢条斯理打开手中的一份报告,慢条斯理地说道:“报告已经出来了,就在电脑的资料里。”
许灿烂就坐在电脑边上,随手打开了资料。许灿烂也是刚进警局的警察,生性内向,动不动就会害羞,但她却有一项其它警察所没有或者不够熟练的技能,那就是计算机技术应用。通俗一点说,就是黑客。
会议室的投影仪幕布上,开始播放签识组的报告。
朱大传一边说,一边示意许灿烂滚动报告。“现场很干净,干净得跟女人的屁股一样。”
朱大传一句话,就让坐在会议室一脸沉凝的警察们哄堂大笑。压抑的氛围,一笑而散。只有王凯阴沉着脸。
王凯不喜欢这样的笑话,尤其是这种场合这种氛围说笑话。但他也奈何不了朱大传。朱大传是签识组组长,级别跟他一样。况且,现在他还有求于他。
朱大传继续说道:“先说结论,被害人死于枪杀,一枪毙命,子弹从前额头骨穿进,又后脑后卤穿出,脑壳被掀翻了一部分。当场死亡。”
投影仪幕布上显示出了被害人的死亡现场。对于这个结论,到过现场的警察没有异议。
枪杀案。
问题谁是杀手?用的是什么枪?
“还有其它的吗?”王凯问道。
“杀手很专业。”朱大传答道,“通过弹道比对,我们可以确定杀手是临港大楼的二十五层一间废弃的商务会议室开展的射击动作。在那里,我们只是采集到了弹壳抛出时的火药残渣,还有一个身体趴在地上的痕迹,其它什么也没有。就连一根毛发、一个指纹也没有。”
“什么也没有?”王凯似乎有些不太相信。
“所以说他很专业。”朱大传显然没有理会王凯的质疑,继续说道:“当然,我们在案发现场也提取到了弹头,一共三颗。”说到这里,朱大传瞄了王凯一眼,似乎深有意味,又接着说道:“一颗在包间,两颗在酒吧大厅。三颗弹头的型号、材质一模一样,这没什么,毕竟是同一支枪里发射的,但令人惊讶的是,弹头后面的编号都已经人工磨平,找不到相应的编号。”他拧开手中的茶杯,又抿了一口浓浓的茶水,“但这好像也不太令人惊讶,毕竟刚才我说过了,凶手很专业,专业得令人称赞。”
每一把枪的击锤上,都有一个不同的数字编号,一旦发射子弹,击锤上的编号就会在子弹壳上印上记号,也会在弹头上留下一些数字。这是相当重要的一条线索。
“这么说,从枪支的信息上,找不到任何有用的线索?”王凯追问。
众人相当气馁。
“不,不。”朱大传摇头否定,“凶手很专业。”
找不到证据,就是最好的证据。
“你的意思是让我们排查军队系统人员?”
朱大传连忙摆手,“我只是提供签识报告参考。”
“谢谢。”王凯的脸色依旧阴沉如水。这点他早就想过了,当然他早已交代过汤歌去排查。所以,他把视线投向了汤歌。